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人才招聘
研院相关网站
ENGLISH
实验室
全球治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重点实验室
全球产业链大数据实验室
平台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创新中心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区域创新国际战略研究中心
欧洲研究中心
期刊网站
《战略决策研究》
《国际动态》
《中国与国际关系学刊》
数据库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数据库
全球产业链大数据
概况
组织架构
行政教辅
大事记
联系我们
媒体文章
学术专著
学术论文
学术期刊
时政要点
新闻
公告
云山学术沙龙
品牌论坛
全部
专职研究员
特聘研究员
客座研究员
访问研究员
合作院校
国际交流
国际项目
学子心得
通知公告
研究生培养
博士后工作站
方法论工作坊
关于
学术科研
新闻公告
研究团队
国际合作
人才培养
23
2024.10
韩永辉: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我院副院长韩永辉教授与硕士研究生李嘉桐撰写的文章《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南方》发表,后被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管的“学习强国”转载。根据“学习强国”平台的统计数据,截止到目前,该文阅读量近100000次。文章表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要求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等,这...
19
李形:An emerging game-changing club
2025年金砖国家峰会即将到来,定于10月22日至24日在俄罗斯举行。我院领军学者李形教授以及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天主教大学副教授,当代中国研究生课程协调员哈维尔·瓦德尔(Javier Vadell)教授在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发表了题为《An emerging game-changing club》的文章。文章表示,扩大金砖国家的重要性应该被理解为它对创造一种“相互依存的全球治理”新模式的贡献,在这种模式下,全球问题的治理在各个大国之间变得更加共享...
17
韩永辉:广交会启幕,以新质生产力壮大中国外贸新优势
第136届广交会正式开幕,作为“中国第一展”,积极顺应全球市场需求变化,紧抓中国外贸正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的发展趋势,延续了万商云集盛况,汇聚了国内国际一大批知名企业与品牌。我院副院长韩永辉教授受邀在《21世纪经济报道》发表了相关评论。韩教授表示,本届广交会以智造先行,广纳新质生产力,为中国外贸注入先进制造新动能;以创新先行,培育新技术链接全球的“向新力”,为中国外贸擦亮敢创敢闯新名片;以绿色先...
12
赖雪仪:EU faces a time of challenges
在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宣布新一届委员名单之际,她的领导风格和政策方向受到审视,特别是在相关委员辞职并公开指责“她的治理有问题”的影响下,冯德莱恩的权力集中引发了对未来欧盟治理和全球竞争力的深入讨论。就此,我院赖雪仪副教授在《China Daily》上发表了评论。她表示,各领域过度强调竞争和安全将损害双边合作,当前的务实主义应该继续,对话应该继续。2021 年 3 月欧盟对中国实施...
10
韩永辉:挖掘粤东西北县域潜力,全面增强县域经济实力
近期,《中国“千亿县”发展研究报告(2024)》发布的一组数据引人注目——截至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亿元的“千亿县”总数达到59个,GDP总量达到9.6万亿元。59个“千亿县”中,33个来自长三角,其中江苏省、浙江省位居前二,分别占21席和11席,安徽1席。而经济第一省广东却没有“千亿县”。为讨论该现象的成因,我院副院长韩永辉教授在《浙江日报》发表了相关评论。韩教授表示,广东的经济要素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珠...
29
2024.09
韩永辉: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共生的、全新的产业生态体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创新发展数字贸易。作为对外贸易大省,近年来,广东立足数字经济发展,大力培育数字贸易重点平台,以数字技术有效赋能,国际贸易,推进实施数字贸易工程,全省数字贸易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为探讨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我院副院长韩永辉教授接受了《广东新闻》的采访。韩教授表示,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共生的、全新的产业生态体系,通过数字化链接,建立起线上线下无缝衔接的商业生态。基于各方面的数字...
28
李形、李青:Fundamental security shift
9月27日,我院领军学者李形教授、我院执行院长李青教授以及瑞典跨国和平与未来研究基金会创始人扬·奥贝里(Jan Oberg)教授在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发表了题为《Fundamental security shift》的文章。文章表示,可持续的和平不仅仅是没有战争,而是发展、正义与和谐的存在。总之,和平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涉及培养信任、正义和相互尊重。通过对话、公平和合作实现和平时,安全自然随之而来,因为人们感到安全、受到重视并且不太...
26
Hussein Askary:为跨境经济合作提供新模式
9月2日下午,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新闻中心举行首场吹风会,向中外媒体介绍中非共建“一带一路”有关情况。截至目前,52个非洲国家以及非洲联盟与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国助力非洲初步形成铁路骨干网、不断完善公路骨干网、改善港口和机场设施。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瑞典“一带一路”研究所副所长侯赛因·阿斯卡里(Hussein Askary)受邀在《中国社会科学报》接受了采访。他表示如今,世界上已...
Hussein Askary:中国的航船稳步驶向目的地
回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75年,我们见证了中国如何在国内外挑战中保持稳定发展,并在国际社会中树立和平崛起的榜样。为深入探讨中国如何在面临这些挑战时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为全球稳定与合作作出贡献,我院特聘研究员、瑞典“一带一路”研究所副所长侯赛因·阿斯卡里(Hussein Askary)受邀在《China Daily》发表了文章。他表示,中国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过程中,始终坚持和平发展和合作共赢的原则。面对国内外的多重挑战...
Hussein Askary:非洲不缺宏伟蓝图,缺的是真正的合作伙伴
9月4日至6日举行的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是非洲国家同中国和其他“全球南方”国家一道,开创国际经济合作全新范式的重要机遇。多年来,非洲并不缺少宏伟的发展蓝图,但缺少真正的合作伙伴来把规划转变为现实。中方着力支持非洲破解基础设施、人才、资金三大瓶颈问题,将切实帮助非洲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瑞典“一带一路”研究所副所长侯赛因·阿斯卡里(Hussein Askary)受邀在《中国日报中...
Stephen Brawer:汇聚更多力量,实现更大发展
近日,2024“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论坛发布了《“一带一路”媒体合作成都倡议》,举办了“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第三届理事会议,本次论坛主题为“深化媒体合作、促进共同”。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特聘教授、瑞典“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史蒂芬·布劳尔(Stephen Brawer)在论坛上发言并刊登在《人民日报》。他认为,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未来发展前景是乐观的。中国不仅着眼于自身发展,也致...
Hussein Askary:重塑非洲发展路径,共创全球南方经济繁荣
近日,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于9月4日至6日在北京举行,会上深入探讨了如何携手推进现代化进程,并共同构建高水平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就此,我院特聘研究员、瑞典“一带一路”研究所副所长侯赛因·阿斯卡里(Hussein Askary)在《China Daily》发表文章《Plans for 2063 should be launched now》。文章回顾了非洲历史上资源被掠夺的历程,并指出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是非洲发起第二次解放运动的重要机遇,中国作为可靠伙伴,将通过...
Hussein Askary:共建“一带一路”,加深对华信任
在全球化的今天,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环球时报研究院发布的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13国民调报告,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这一全球性合作项目在不同国家民众心中地位和影响力的窗口。我院特聘研究员、瑞典“一带一路”研究所副所长侯赛因·阿斯卡里(Hussein Askary)受邀在《环球时报》发表了文章。他表示,环球时报研究院的民调显示,“一带一路”倡议在全球范围内获得积极评价,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减贫方面。大多...
25
Stephen Brawer:The next decade of BRI
8月28日至29日,2024“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在中国西南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媒体合作对话分论坛于28日上午举行,吸引了来自40多个国家的80多名媒体专业人士和专家。分论坛分为媒体视角下的“一带一路”、我的“一带一路”故事、“一带一路”下一个十年三个分论坛。我院特聘研究员、瑞典“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Stephen Brawer受《人民日报》邀请出席了“一带一路”下一个十年分论坛,并发表了相关评论。他强调了“一带一路”倡...
09
学习强国转载 | 李青、张翊:以创新发展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
我院执行院长李青教授及专职研究员张翊撰写的文章《以创新发展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在《深圳特区报》发表,后被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管的“学习强国”转载。根据“学习强国”平台的统计数据,截至到目前,该文阅读量近2000次。文章表示,深圳在外贸发展中充分体现了新发展理念,通过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区域合作以及制造业和服务业升级等方式,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深圳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努力走在中国现代化建...
05
Stephen Brawer:“零和博弈”思维背后,是一个正在衰落的西方文明
近年来,世界经历了许多变化和冲击。全球格局变动下,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了全球发展合作的新趋势,但仍面临西方零和思维挑战。就此,我院特聘研究员、瑞典“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史蒂芬·布劳尔(Stephen Brawer)接受《China Daily》的访谈。他认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体现长远投资思维,有助于全球发展;而西方零和思维主导短期投机,拒绝合作。西方需转变经济思维,与中方倡议合作,充分理解文明多样性,以促进全球...
李形:美西方至今没弄明白,中国究竟是一支什么力量?
8月6日,我校云山领军学者、丹麦王国奥尔堡大学兼职教授李形与澳门大学教授Francisco Leandro受邀,在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发表了题为《美西方至今没弄明白:中国究竟是一支什么力量?》的文章。文章表示,一些西方政客和媒体极力将中国塑造成“全球安全威胁”的形象,然而事实上,近年来中国在中东和俄乌冲突中的外交调解努力表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并不对任何人构成“制度性对手”,而是重要的对话合作伙伴与和平建设者。中国...
2024.08
李形:中非合作挑战西方批评与叙事
据悉,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将于9月4日至6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携手推进现代化,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就此,我校云山领军学者、丹麦王国奥尔堡大学兼职教授李形在新时代中国外交思想库发表了题为《China-Africa cooperation defies Western critics and narratives》的文章。文章表示,中非关系日益紧密,中国以其独特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和成功的经济模式,对非洲国家产生了巨大吸引力。同时,中国通过非干预政策,在...
韩永辉:提高有轨电车建设门槛,确保电车项目可持续性
近期,多地有轨电车运营遭遇困境,佛山高明区有轨电车因检修暂停服务,珠海有轨电车1号线因高成本低客流被拆除。这些事件引发了对有轨电车运营模式和经济效益的广泛讨论。我院副院长韩永辉教授接受了《浙江日报》的采访。韩教授表示,有轨电车作为一种中低运量的城市交通方式,因其低成本、短建设周期和低审批门槛受到一些地方政府的青睐,尤其适合中小城市或新兴区域,有助于缓解交通压力并补充地铁系统。然而,存在运营管理不...
Hussein Askary:中国主张为中东和平稳定带来新希望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日前第9次访问中东,但仍未能推动加沙停火。与美国“拉偏架”的做法不同,中国基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了更具原则性、长期性和战略性的立场。近期巴勒斯坦各派别签署《关于结束分裂加强巴勒斯坦民族团结的北京宣言》,为结束内部分裂、促进中东和平创造了机遇。我院特聘研究员、瑞典“一带一路”研究所副所长侯赛因·阿斯卡里(Hussein Askary)受邀在《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发表了文章。他表示,《北京宣...
韩永辉:放宽新业态市场准入,构建湾区发展新格局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下称《意见》),这是中央层面首次专门就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出台的政策文件。我院副院长韩永辉教授受邀在《南方日报》发表了相关评论。韩教授表示,宽进严管政策的实施,将大幅减少对于各类经营主体的准入限制,有效防止了垄断企业限制上下游竞争性环节的恶性市场竞争,营造了更加公开、透明、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有助于各类企业之间在良性竞争中共同发...
Hussein Askary:Master key for peace
7月23日,14个巴勒斯坦派别共同签署了《关于结束分裂、加强巴勒斯坦民族团结的北京宣言》,为中东和平开辟了一个重要机遇。我院特聘研究员、瑞典“一带一路”研究所副所长侯赛因·阿斯卡里(Hussein Askary)受邀在《China Daily》发表了题为《Master key for peace》的文章。他表示,《北京宣言》的签署标志着巴勒斯坦各政治派别之间达成了重要和解,这一举措被广泛认为为中东地区和平进程带来了新的机遇。全球安全倡议强调发展...
韩永辉:广东外贸发展态势良好,产业升级与市场拓展双轮驱动
外贸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今年1-7月广东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13.9% 保持良好增长势头。为探讨广东外贸发展动力及未来外贸破局策略,我院副院长韩永辉教授接受了《广东新闻》的采访。韩教授表示,广东省的深圳、广州、珠海等重点外贸城市表现良好。广州的外贸增长得益于产业升级、政策扶持、研发投入以及国际市场拓展等多重因素的共同推动。在高端制造业领域,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平板显示技术和智能手机等行业的创新突破...
韩永辉: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定制化”成家居行业新趋势
2025.10.28
李形:中国角色新定位:引领全球发展合作,增进全球南方团结
2025.10.20
李青:讲好全球治理的中国故事
2025.09.18
联系电话 +86-20-36205613
联系传真 +86-20-86253521
联系邮箱 giis2009@gdufs.edu.cn
外事邮箱 giisinternational@163.com
通讯地址 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大道北2号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
邮政编码 510420
国内合作
国外合作
媒体采访
期刊投稿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黄埔研究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厦门大学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
当代世界研究中心
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山大学
暨南大学
云南大学
中国南方航空
粤财控股
岭南集团
版权所有: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