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决策研究》2025年第2期

2025.03.13

美国产业政策辩论与产业政策发展趋势

刘国柱

摘要:自里根政府开始,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在美国政坛逐渐确立了其主导地位,成为官方的经济哲学,没有产业政策被认为是最好的产业政策。2008 年金融危机以及 2011 年出现的“占领华尔街”运动,把新自由主义经济学造成的美国制造业空心化、就业率不足、贫富分化加剧、对海外供应链过度依赖等威胁美国经济繁荣和经济安全的问题彻底暴露出来。美国国内出现了对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反思,思想界关于产业政策的辩论逐渐倾向于否定新自由主义产业政策,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两大阵营都出现了倡导产业政策的声音。从奥巴马政府开始,历届政府都制定了以发展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制造业战略,通过加大对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补贴、优化国内制造业生态环境、扩大实施国家保护主义等措施,逐渐构建了发展制造业的框架体系。这不仅代表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走到了尽头,也意味着新的经济学范式正在美国形成。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新华盛顿共识;国家发展主义;经济民族主义

作者简介:刘国柱,浙江大学历史学院美国研究中心教授。


美国对华科技竞争“战争化”策略

蔡翠红 王苾也

摘要:中美权力转移在科技变革中快速进行,新一轮技术扩散下两国差距迅速缩小,引起美国霸权旁落的恐慌。美国将科技竞争视为中美战略博弈的核心,试图通过科技竞争“战争化”策略维系自身霸权地位。此次科技战所涉竞争领域更加广泛,不仅涉及前沿科技,还深入应用技术与研究;竞争逻辑更加侧重国家安全,而竞争内核则涵盖技术独占和标准制定的双重目标。在具体策略上,美国通过防御性策略整合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国家竞争优势,夯实本国科技实力;同时在进攻性策略中延伸运用消耗、拒止、惩罚和风险等传统战争策略,遏制中国科技发展,试图扩大中美科技差距,维系并巩固美国霸权和优势地位。美国“战争化”的霸权维系策略将产生巨大负面影响,中国应积极应对“战争化”施压,以促进中美关系的平稳发展,推动构建全球科技体系的健康秩序。

关键词:科技竞争;科技战;中美关系;战争策略

作者简介:蔡翠红,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王苾也,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硕士研究生。


中美博弈背景下美国“新质生产力”的国际动员探析

吴玥瑾 凌胜利

摘要: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基于第四次工业革命趋势以及国家发展需求提出的全新概念,它是以新兴技术突破为依托的一种先进生产力。美国作为全球领先的技术大国,虽未提出类似于“新质生产力”的系统性概念,但美国认识到新一轮工业革命下先进生产力的表现形式、培育方式和发展目标,尤其重视其对大国竞争的影响。为谋求生产力变革中的主导地位,美国在“新质生产力”的主要领域积极开展国际动员,拉拢其他国际行为体参与对华竞争。这受到美国对华战略定位、新质生产力对国际格局的重要影响及其培育条件等因素驱动。目前,美国通过新兴议题泛安全化、拓展联盟合作、组建议题联盟、实施技术援助和经济施压等手段进行动员,呈现出动员领域聚焦、动员途径分层、动员主体突出政企联合、意识形态色彩浓厚等特点。展望未来,美国将继续推进“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的国际动员,不乏向更多关键新兴技术领域拓展行动的可能。对此,中国应在国内多举措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同时,有针对性地深化同其他国家的技术研发与生产合作,化解美国国际动员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国际动员;中美关系;科技竞争

作者简介:吴玥瑾,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凌胜利,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美国延伸威慑战略的类型与运作:以拜登政府的援乌政策和涉台政策为考察中心

李小冬 祁冬涛

摘要:俄乌冲突的爆发表明美国延伸威慑战略的失败。之后,美国联合盟伴军援乌克兰作为地区代理人试图消耗拖垮俄罗斯。与此同时,拜登四次公开口头承诺将派兵“护卫”台湾地区,不断释放高成本信号、增加在台湾地区及印太区域的利益联结、宣称台湾地区对于美国的战略价值,实为提升对华延伸威慑的可信度。本文提出延伸威慑的四种战略类型,深入阐释拜登政府以军事介入方式干预地区冲突的主要特征、机制和过程,进而揭示延伸威慑理论面对代理人战争模式时的局限,有助于理解和应对美国政府当前和未来在台湾问题上实施的“延伸威慑+代理人战争”战略。

关键词:延伸威慑战略;台湾问题;俄乌冲突;代理人战争;拜登政府

作者简介:李小冬,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博士;祁冬涛,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国家安全视域下的美国对外投资审查:立法变迁、制度博弈与中国应对

胡子南 杨向荣

摘要:美国对外投资审查机制在经过行政机构、立法机构以及其他各方的多轮博弈之后于2025年1月2日正式生效。该机制实质上是美国以维护国家安全为借口限制中国获取关键技术和海外融资,进而遏制中国科技崛起的又一政策性制华工具。其审查重点不局限于“美国人”,对关键技术和新兴领域尤为关注,且监管范围广泛并配以严厉的惩罚措施。下一步美国极有可能会进一步收紧相关法律法规,联动其他多重制裁手段、强化与盟友协同关系、增强监管机构的权限、扩大审查涵盖行业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这一系列举措会导致美西方投资机构减少对中国的投资,并对中国经济外部环境与内在韧性带来挑战。对此,政府部门应完善国内投资支持体系、积极参与国际投资规则制定以及着力构建多元化替代供应链。中资企业则应构筑合规管理体系与风险控制机制、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分散投资来源,以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并有效防范潜在风险。

关键词:经济安全;政府干预;对外投资审查;美国优先投资政策

作者简介:胡子南,同济大学德国问题研究所/德国研究中心研究员,宁波大学中东欧经贸合作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杨向荣,北京财贸职业学院金融学院副教授。


“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美国控制北极的政策与行动

宋 晗

摘要:随着北极战略价值的凸显,美国将“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应用于北极,改变对“开放的北极国际合作”的积极支持,构建在北极地区的价值观联盟,意图控制北极。美国通过提升北极外交地位、构筑北极经济联盟、控制北极关键要素维持和增强在北极的“领导力”,以实现对北极这一联通欧亚的战略通道的控制,排斥中国和俄罗斯在北极扩展影响力。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并非“基于国际法的国际秩序”,美国利用该术语将自身抬升到一般国际规则的优越地位。以北极外大陆架划界为例,美国利用“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主张,希望以外交策略绕过国际法的约束参与北极资源争夺。北极“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作为竞争性国际关系思维,破坏了共同保护北极的国际合力。北极是“关乎人类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区域”,应倡导构建“北极命运共同体”,促进“基于国际法的北极秩序”。

关键词:美国;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北极政策;北极行动;北极命运共同体

作者简介:宋晗,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期刊公众号链接:《战略决策研究》2025年第2期目录与摘要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86-20-36205613

联系传真   +86-20-86253521

联系邮箱   giis2009@gdufs.edu.cn

通讯地址   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大道北2号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

邮政编码   510420

版权所有: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