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问题》2016年第3期
经贸论坛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生产率效应”
——基于中国微观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孙学敏
王杰
摘要:本文在分析嵌入全球价值链影响企业生产率机理的基础上,利用2000-
2006年《中国海关进出口贸易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合并数据,
从微观层面测算了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程度,并实证检验了参与全球价值链对企
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参与全球价值链有益于提高企业生产率,说明全
球价值链嵌入的生产率效应显著存在。另外,通过对企业所有制、资本密集度、贸
易方式以及产品多样性等异质性特征的考察发现,国有企业在全球价值链嵌入过程
中的生产率效应最高,外资企业次之,民营企业最低;高资本密集度企业融入全球
价值链的生产率效应要高于低资本密集度企业;一般贸易企业以及多元化的产品策
略更有利于企业在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企业生产率。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全要素生产率;出口国内附加值率
DOI:10.13510/j.cnki.jit.2016.03.001
引言
随着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的形成,单纯的产品深入已经无法满足全球化趋势的
要求,各个国家也开始专注于更能实现产品价值的整个价值链条。在这种经济形势
下,中国也得以快速融入新型的国际分工体系。但不能否认,发达国家通过跨国公
司牢牢掌握着价值链上的核心技术和销售渠道,控制着全球价值链条上绝大部分的
利润,成为价值链的主导者。而作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的中国,也仅仅是新型分工
模式下的“世界制造工厂”,面临着被锁定在价值链低附加值环节的风险。“生产率
不等于一切,但长期来看,它几乎意味着一切”(Krugman, 1990)。因此,中国企
业能否在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生产率,是实现企业由价值链低端环
节向高端环节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问题。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生产率效应”是指企业在参与国际分工的过程中,通过对
国际先进技术的引进、模仿、消化和吸收,从而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提升。 Evenson
and Westphal(1995)、Humphrey and Schmitz(2002)认为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4JDGC027);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4SJGLX116)。
孙学敏:郑州大学商学院、现代产业与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王杰(通讯作者):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
学院 450002电子信箱:wangjie0371@163.com。
-3-
经贸论坛
《国际贸易问题》2016年第3期
系下,发达国家会对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进行支持和鼓励, Hummels et al.(2001)、
Javorcik(2004)、Van Biesebroeck(2006)、De Loecker(2007)认为发展中国家
企业在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和“学习效应”促进了企
业的技术进步。但有关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则相对较为匮乏,部分学
者运用行业数据研究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影响,例如,刘维林等
(2014)基于投入产出表测算了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并运用 2001-2010年中国制
造业行业数据计量检验得出,中国制造业在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过程中推动了出
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同样,王玉燕等(2014)在基于投入产出表测算中国工业行
业价值链嵌入程度的基础上,采用 1999-2012年中国工业行业数据实证检验得出全
球价值链嵌入与技术进步呈“倒U型”关系,即随着全球价值链的深入,其推动效
应先增加,随后不断递减。
综上所述,现有文献对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进行了有益探索,但无论是对全球
价值链嵌入程度的测算还是相关实证研究都集中于宏观和中观层面,缺乏更为准确的
微观企业层面的研究,深层次考察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生产率效应的研究更是匮乏。本
文在借鉴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试图从以下方面进行拓展:第一,从微观企业层面对中
国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进行测算,用以衡量中国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程度和在全球
价值链上的分工地位;第二,在分析全球价值链影响企业生产率内在机理的基础上,
采用严谨的计量方法深入考察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生产率效应,并进一步区分企业所有
制、企业行业属性、企业出口贸易方式以及产品多样性来分类考察二者的关系。
一、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企业生产率的机理分析
中国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通过何种机制形成了“生产率效应”?根据以往文
献,中国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进出口、联合研发、 R&D
新建投资或直接并购等。本文依据我国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方式,分别从以下三
方面来分析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生产率效应”。
第一,进出口企业通过发达国家或地区企业的“技术外溢”实现自身的技术进
步,进而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提高。由于发达国家或地区拥有充足的研发资本和人力
资本,因而发达国家也是新技术、新产品以及新设计的重要发源地,而发达国家正
是通过这些新技术、新产品以及新设计控制着全球价值链附加值较高的环节。对于
出口企业而言,一方面,中国企业将产品出口到发达国家或地区,才可能有机会与
当地同行业企业或产品正面接触,发达国家或地区消费者对产品的高要求以及激烈
的国际市场竞争,迫使出口企业只有尽力提高自身生产率才能继续存活。同时,企
业通过“学习效应”,改善生产流程和组织管理方式,引进更为先进的生产设备,
以此提升企业生产率,获取更多的消费者“货币选票”;另一方面,中国企业作为
“世界制造工厂”,其实是在充当发达国家的代工企业,而行业价值链上的主导企业
对产品安全、质量以及绿色环保等有着较高的标准,这些要求都会传递给代工企
业,从而倒逼中国企业接受和学习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等,以提
升企业生产率。对于进口企业,通过从行业价值链主导企业的国家进口生产所需要
-4-
《国际贸易问题》2016年第3期
经贸论坛
的机器设备以及原材料等,一方面可以直接通过中间投入品的投入产出效应来提高
企业生产率,另一方面,也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学习和掌握发达国家的现有技术,不
仅节约了研发成本,而且能够更快地提高企业生产率。
第二,通过与价值链主导企业联合研发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提高。由于全球价值
链的高附加值环节主要集中在 R&D、设计以及营销等环节,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和
创新成为控制全球价值链的重要方式。但无论是新产品、新技术,还是新设计,都
需要巨额的资金支持,而且率先进行研发和创新的企业也往往承担着巨大的风险,
因此,企业间联合进行研发和创新,并且共同享有研究成果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蒋
冠宏等,2013)。近年来,我国企业通过“以资金换技术”主动获取先进技术和设
备,不仅节约了研发成本、降低了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过程中的高风险,而且有助
于缩小与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差距。行业价值链上的主导企业不仅控制着核心技
术,而且掌握着技术的发展方向,我国企业要想向行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攀升,一方
面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另一方面要通过创新开辟新的价值点,与价值链主导企业的
联合研发则是一条节约成本并且事半功倍的途径。例如,海尔与英特尔共同组建“创
新产品研发中心”、华为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共同建立海外研发中心等,这无疑有助
于我国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在向价值链高端环节前进的过程中提升企业生产率。
第三,R&D新建投资或直接并购国外先进技术提高企业生产率。虽然经济全
球化促使跨国公司生产的分散化,但价值链的主导企业通常将最核心的技术环节留
在国内,主动走出去进行 R&D新建投资也成为获取技术外溢的很好途径。例如,
联想在硅谷建立研发中心。通过在发达国家建立 R&D机构,不仅能够近距离地学
习和模仿东道国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技术研发,而且能够直接进入东道国的信息渠
道,更快捷方便地了解最新技术的发展态势,更重要的是可以雇佣当地高素质科研
人员,通过人力资源流动效应进行技术创新,进而提升企业生产率水平。另外,对
于国内一些竞争力较强,并且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大型企业,可以直接并购国外先
进技术,进一步扩展企业知识存量,尤其对于研发密度较高的行业来说,是实行技
术赶超的重要途径之一。直接并购能够取得相应的研发资源以及与企业互补的研发
能力,有利于企业拓展业务范围,从而开发更多的新产品和新技术。总之,通过在
发达国家新建 R&D机构或者直接并购国外先进技术有助于提升我国企业的技术水
平和研发能力,进而提高企业生产率水平。
二、实证模型、变量与数据
(一)实证模型的设定
为考察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生产率效应,构建计量模型如下:
TFPijkt =α +α GVCijkt +αControls+υ +υ +εijkt
(1)
0
1
t
k
控制变量 Controls的集合为:
Controls=β subsidyijkt +β financeijkt +β ageijkt +β age
2
ijkt
+β sizeijkt
5
(2)
1
2
3
4
其中,下标 i、 j、 k和 t分别表示企业、行业、地区和年份。 TFPijkt
表示企
业全要素生产率; GVC
表示价值链嵌入程度,由于企业生产率同样会影响全球价
-5-
ijkt
经贸论坛
《国际贸易问题》2016年第3期
值链嵌入程度,为避免互为因果导致的内生性问题造成估计的偏差,本文以解释变
量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作滞后一期处理进行回归(王玉燕等,2014); v和 v为年
t
k
份效应和地区效应; ε
为随机扰动项。
ijkt
本文控制变量如下: subsidy为政府补贴,用企业补贴收入与销售额之比衡
量。政府对企业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政府补贴会直接改善企业研发条件,有助于提
高企业生产率,但另一方面,政府补贴也可能会消弱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不利于
企业生产率的提高(毛其淋和盛斌,2013);finance为企业融资约束,采用企业利
息支出与固定资产合计之比衡量(孙灵燕和李荣林,2011)。企业融资约束越小,
表明企业面临的融资问题越大,这样不利于企业的研发和设备更新等,将降低对企
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age表示企业成立时间,即企业自成立以来的时间,用以下
公式计算:企业成立时间 =当年年份-企业开业年份+ 1。企业成立时间较短时,
研发创新的积极性以及学习意愿都较高,这有利于企业生产率的提高,随着企业年
龄的增加,企业“因循守旧”会导致生产率下滑(周黎安等, 2007)。因此,有必
要加入企业成立时间及其平方项两个变量; size为企业规模,用企业工业总产值与
企业所在行业工业总产值之比衡量。通常情况下,规模较大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
强,规模较小的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并不占优势,导致生产率水平也存在差异。
(二)主要指标的界定和度量
1.价值链嵌入程度GVC
国内外学者用基于非竞争性的投入—产出表(即I-O 表)的宏观估算方法来测
算价值链嵌入程度。但这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缺陷:第一, I-O表并不能反映企业异
质性,而行业层面的数据无法准确测算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程度;第二, I-O表
数据不具有连续性,每五年报告一次,导致无法对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进行严谨的
计量分析;第三,这种方法设定进出口中间品在不同贸易方式中具有相同比例,但
很明显加工贸易在我国出口中的比重较高,且附加值率较低,因此,这种测算方法
显然高估了中国企业的出口国内附加值(张杰等,2013)。因此,本文借鉴 Up-
ward et al.(2013)和张杰等(2013)的测算方法,运用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衡
量价值链嵌入程度,分两步进行计算:
第一步,计算企业实际使用的进口中间品额:
self
inter
IMPijt
total
=IMPijtself +IMPijtinter ⇒1= IMPijt
+
IMPijt
IMPijtinter IMPijttotal
(3)
IMPijt
total
IMPijttotal
式(3)中, IMPijttotal
中间品额 IMPijtself和企业可能从贸易中间商所购买的间接进口的中间品额 IMPijtinter
是需要估算的企业实际使用的进口中间品额, IMPijtself
IMPijt
库中获取。由式(3)可知,关键问题是估算 IMPinter。从式(3)可知,这一问题
表示企业实际进口中间品额,包括由海关记录的企业进口
。
total
可以直接从海关数据
ijt
可以转化为对贸易中间商进口产品比例 IMPijtinter
IMPijt
total
的估算,这一比例可以用贸
易中间商进口总额占总进口额的比重替代(张杰等,2013),并且假设每个企业从
-6-
《国际贸易问题》2016年第3期
经贸论坛
贸易中间商进口的比率相同。由此,可以得到企业实际总进口额 IMPijttotal
:
IMPijtself
1-(IMPtinter IMPttotal)
IMPijt
total
=
(4)
(5)
第二步,计算企业出口的国内附增值率:
IMPijt
total
Yijt
DVAR =1-
ijt
其中, Y
表示企业总出口额。
ijt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如果一个企业的中间品多数从国内购买,那么会导致其
出口增加值高估,但这并不代表其在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程度较高。因此,本文只选
择加工贸易企业可以有效避免这一问题,加工贸易企业使用的中间品更多地来自于
国外市场,企业出口增加值的大小更能体现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程度;第二,由
于贸易中间商在中国企业进出口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所以本文借鉴 Ahn et al.
(2011)的方法,将企业名称中包含“贸易”、“经贸”、“进出口”、“科贸”、“外
经”等信息的企业归为贸易中间商。
2.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
本文采用OP方法计算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第一步,在不考察资本时,估计出劳
动的系数,并得出OLS拟合残差;第二步,将第一步得出的拟合残差作为因变量,把
资本及投资作为自变量,得出资本的系数;第三步,运用Probit模型估算出企业生存
概率,并将此概率作为自变量,结合劳动和资本的系数,进一步通过索洛残值法得到
全要素生产率。本文通过永续盘存法估算投资,并将15%作为折旧率的默认值。
(三)数据说明
本文研究重点是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生产率效应,需要将用于计算生产率的企业
数据和计算价值链嵌入程度的海关数据合并起来,但由于同一企业在不同数据库中
的代码存在差别,不能进行简单的对照合并。本文参照田巍和余淼杰(2013)的方
法,首先运用企业名称和年份进行匹配;然后运用企业所有邮编和企业电话号码的
后七位再次进行匹配。另外,本文还对《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进行了如下处理:
删除工业总产值等指标缺失的样本;剔除不符合会计准则和规模以上标准的企业样
本,如总资产小于流动资产、主营业务收入小于500万元、职工人数少于30人以及
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低于1000万元的样本等(谢千里等,2008)。
三、模型检验与结果分析
(一)基本估计结果
如表1所示,第(1)列是没有加入控制变量的基准检验,其中,价值链嵌入
程度系数显著为正,说明企业参与价值链程度越深,越有益于企业生产率的提升。
但是结论是否稳健呢?本文加入其他控制变量进一步检验。第(2)列加入控制变
量后,企业嵌入价值链程度的系数减小,但仍然高度显著。这说明加入控制变量
后,结论仍然稳健。因此,有理由认为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生产率效应”明显。这
-7-
经贸论坛
《国际贸易问题》2016年第3期
也可能说明我国企业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能够有效地获取更先进的技术,从而促进
生产率的提升。所以,鼓励企业进一步攀登价值链,是提升企业生产率和市场竞争
力的重要方式。
从控制变量来看,政府补贴的系数为负,且通过了10%显著性水平检验,说明
政府补贴对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具有负向影响。可能的原因是政府补贴降低企业成本
的同时,也削弱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企业融资约束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企业
融资问题越小,越有利于企业进行研发投入和设备更新,从而提升企业生产率。企
业成立时间及其平方项的估计系数均显著为正和负,意味着企业成立时间与企业生
产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随着企业成立时间的增加,对企业生产率的促进作
用逐渐减弱,最后可能由于企业的因循守旧对企业生产率产生负向影响;企业规模
的估计系数显著为正,说明企业规模越大越有利于提高企业生产率,原因可能是:
一方面规模较大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规模经济降低成
本,从而提高企业生产率。
另外,本文依据Manova and Yu(2012)对全球价值链指标的度量,运用来料
加工和进料加工占总出口贸易的比重(即(PA+PI)/(PA+PI+OT ))衡量企业价
值链分工“地位”(该指标为反映企业价值链“地位”的虚拟变量,值为 1,说
①
明企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值为 0,说明企业位于价值链相对较高的位置),来进
一步验证全球价值链上分工地位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该指标为0表明企业国内出口
增加值相对较高,处于在全球价值链中的高端环节。这是因为:加工贸易的明显特征
是“产出在中国,利润在国外”,其中的来料加工贸易是由外商提供全部原材料或中
间品,成品由外商销售,而加工方只获得较低的加工费,所以,来料加工贸易的出口
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相对而言,加工贸易比率越低,说明企业拥有较高的自主权来
选择原料、生产和销售产品,无论是上游端的零件、设备及研发,还是下游端的销
售、传播及网络,企业都有可能向两边延伸,从而提高其在价值链上的地位,获取更
多的附加值。这一特征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得尤为明显。
表1第(3)列为稳健性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系数为
正,且通过了 1%显著性水平的检验,说明企业通过提升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地位可
以进一步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提升。在价值链曲线上,加工环节始终是处于低端,而产
品研发设计、企业内部效率则处于价值链曲线的高端,企业通过向价值链的高端攀升
可以更有效地获取先进技术,提高企业生产率。说明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生产率效
应”是正向的,且是高度显著的,也进一步验证了本文研究结论。
(二)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的估计结果
②
为了进一步考察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生产率效应”是否会因为企业所有权属性
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本文将所有样本区分为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三个子
①PA代表来料加工贸易,PI代表进料加工贸易,OT代表一般贸易。
②本文根据注册类型划分企业所有制,注册类型为“国有、国有联营、国有与集体联营、国有独资公司”的企
业划分为国有企业,同时将国有资本比例超过50%的企业也定义为国有企业;将外商实收资本比例超过25%的
企业定义为外资企业;其他企业为民营企业。
-8-
《国际贸易问题》2016年第3期
经贸论坛
表1
估计结果
变量
OLS
稳健性检验
(2)
(1)
(3)
GVC
0.1596***
0.1175***
(22.2712)
-0.1642*
0.4376***
(69.1110)
-0.4822***
(-4.1052)
0.0031
(27.4006)
subsidy
(-1.7807)
0.0528***
finance
age
(5.4271)
0.2820***
(1.4132)
0.2490***
(14.6793)
-0.1112***
(-25.2014)
0.3371***
(18.4379)
-0.0893***
(-25.9204)
0.3079***
age
2
size
(241.0202)
10.6906***
(238.8793)
10.3633***
常数项
8.1895***
(21.8709)
是
(31.5327)
是
(26.5085)
是
年份效应
地区效应
是
是
是
0.2040
R
2
0.0236
258097
0.1474
389662
258097
观察值
注:()内数值为t统计量;*、**和***分别表示10%,5%和1%的显著性水平,下表同。
样本分别进行估计。从表 2第(1) -(2)列估计结果可以看出,价值链嵌入程度
的估计系数都为正,且在 1%水平上显著,说明无论是国有企业、外资企业,还是
民营企业,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都有助于提升企业生产率。但从三类企业价值链嵌
入程度的估计系数值来看,国有企业最高,民营企业最低,说明国有企业在全球价
值链嵌入的过程中,生产率的提高效应最大,其次是外资企业,民营企业最低。
主要原因可能是:国有企业通常情况下担负着具有“政治特征”的任务,嵌入
全球价值链具有其他企业不具备的优势,另外,国有企业一般不存在融资约束,具
有充足的资金进行设备更新和研发投入,这种自身的研发能力和成果使得企业具备
了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和吸收能力,因此,国有企业在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生产
率更容易提高。由于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之前有可能就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竞
争能力相对较强,另外,外资企业本身有可能就是全球价值链的主导者,为了更为
稳固地控制整个价值链,外资企业也是技术创新的引导者,并且在引导整个全球价
值链走向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企业生产率,但由于其原本生产率就较高,而更为重
要和先进的创新往往较为困难,所以生产率的提高略低于国有企业。但数量众多的
民营企业由于资金限制,进行设备更新以及技术创新的能力有限,正因为如此,民
营企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才更有欲望和动力汲取国外先进技术,生存的压
力以及更为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促使民营企业通过“技术溢出效应”、“竞争效
应”以及“学习效应”进一步提升企业生产率和市场竞争能力,但由于受自身各种
-9-
经贸论坛
《国际贸易问题》2016年第3期
表2
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的估计结果
变量
国有企业
外资企业
(2)
民营企业
(3)
(1)
0.2138***
(8.5547)
-5.6644***
(-5.0560)
0.3545***
(6.3403)
-0.1180
GVC
subsidy
finance
age
0.1222***
(20.0326)
0.1349
0.0646***
(6.1304)
-0.1168
(0.3985)
0.0341***
(3.3051)
0.2101***
(7.2989)
-0.0924***
(-12.7784)
0.3563***
(227.6666)
10.9370***
(31.7288)
是
(-1.3956)
0.1964***
(5.4924)
0.4302***
(12.4718)
-0.1475***
(-20.5611)
0.2581***
(78.9565)
7.8234***
(21.4937)
是
(-1.2550)
0.0260
age
2
(1.4669)
0.2886***
(37.7667)
8.9903***
(56.1416)
是
size
常数项
年份效应
地区效应
是
是
是
R
2
0.3462
0.2137
0.1977
观察值
7272
213143
39711
条件的限制导致其价值链融入过程中的生产率效应最低。
(三)分行业企业的估计结果
通常情况下,企业资本劳动比率较高意味着企业较为重视设备更新和研发投
入,由此带来的较高的研发能力也更能促进企业在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促进生
产率的提升。因此,本文进一步将样本划分为高资本密集度企业和低资本密集度企
业。本文采用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与企业从业人数之比衡量企业资本密集
度,如果企业资本密集度大于行业所有企业的资本密集度平均值,则定义为高资本
密集度企业,否则为低资本密集度企业。回归结果如表 3所示,价值链嵌入程度的
估计系数均为正,且在 1%检验水平上显著。说明无论是高资本密集度企业,还是
低资本密集度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都有助于提升企业生产率。
主要原因可能是:高资本密集度企业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在攀登全球价值链
的过程中,这种能力更有助于企业辨识有用技术,而且能够为模仿、消化和吸收相
关技术提供支持。而对于资本密集度较低的企业,虽然研发设备和研发能力相对较
弱,但其在全球价值链嵌入的过程中,也能通过先进技术的外溢效应提高企业的技
术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生产率。但由于高资本密集度企业更有能力进行技术创新,
导致资本密度较高的企业估计系数值略高于低资本密度度企业的估计系数值,即资
本密集度越高的企业越容易在嵌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获取较高的生产率效应。
(四)基于贸易方式分析的估计结果
为进一步考察不同贸易方式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生产率效应,本文将样本划
分为加工贸易企业和一般贸易企业。从表 4第(1)列估计结果可以看出,在控制
了政府补贴、企业规模、企业成立时间等因素后,加工贸易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嵌入
-10-
《国际贸易问题》2016年第3期
经贸论坛
表3
分行业企业的估计结果
变量
GVC
高资本密集度企业
低资本密集度企业
(2)
(1)
0.1217***
(13.8800)
-1.4254**
(-2.2545)
1.2585***
(14.9930)
0.4212***
(12.4015)
-0.1251***
(-16.5983)
0.3452***
(137.1674)
10.3485***
(29.4933)
是
0.1125***
(17.0976)
-0.1803**
(-1.9846)
0.0334***
(3.4984)
0.2692***
(11.5173)
-0.1172***
(-21.4301)
0.3595***
(204.2040)
9.3472***
(49.8234)
是
subsidy
finance
age
age
2
size
常数项
年份效应
地区效应
是
是
R
2
0.2106
0.2188
观察值
87535
170606
表4
基于贸易方式分析的估计结果
变量
加工贸易
(1)
一般贸易
(2)
GVC
subsidy
finance
age
-2.2773
0.1019***
(5.5418)
-0.2638**
(-2.1360)
0.2781***
(13.5357)
0.3167***
(13.0795)
-0.1290***
(-24.1828)
0.3692***
(155.0360)
10.8144***
(13.7641)
是
(-0.9647)
-0.1149
(-0.9673)
-0.0084
(-0.8916)
0.3190***
(16.8522)
-0.1240***
(-25.6401)
0.3248***
(203.8249)
10.5911***
(28.2190)
是
age
2
size
常数项
年份效应
地区效应
是
是
R
2
0.1942
0.2317
观察值
194,868
92,898
程度估计系数为负,且没有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第(2)列一般贸易企业的全球
价值链嵌入程度估计系数为正,且通过了 1%显著性水平检验。也就是说,以一般
贸易为主的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程度越深越有利于生产率的提高。
原因可能是我国加工贸易多处于国际产业链的末端,而且多为劳动密集型行
业,即使随着全球价值链的深入,企业的生产率提高能力也十分有限。而一般贸易
则是一国贸易竞争力整体提升的关键,一般贸易在全球价值链嵌入的过程中,有利
-11-
经贸论坛
《国际贸易问题》2016年第3期
表5
基于出口产品多样性的估计结果
变量
GVC
多产品
(1)
单一产品
(2)
0.0334**
(2.0101)
-0.1263
0.4216
(0.4857)
-0.0058
subsidy
finance
age
(-0.9521)
0.0623*
(-0.1350)
0.0101***
(2.7860)
0.0181***
(3.2122)
-0.0118***
(-8.7107)
0.0624***
(121.7812)
0.9340***
(7.0984)
是
(1.7640)
0.3543***
(6.4872)
-0.1364***
(-9.9790)
0.3545***
(66.4699)
10.7849***
(9.1581)
是
age
2
size
常数项
年份效应
地区效应
是
是
R
2
0.2134
0.0565
观察值
19,933
266,311
于企业提升产品质量,获取更高的附加价值,从而进一步使企业获得更快的生产率
增长速度。
(五)区分企业出口产品多元化和单一性的估计结果
企业产品策略对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具有重要影响。本文进一步根据出口产品多
样性将样本划分为出口多样产品企业与出口单一产品企业,并根据企业在海关数据
中8位数HS编码下产品个数定义企业产品种类,如果对应一个 HS编码,则为单一
产品企业,否则为多产品企业。表 5第(1)列估计结果显示,价值链嵌入程度的
估计系数为正,且通过了 5%显著性水平检验,第(2)列单一产品的估计结果显
示,全球价值链的嵌入程度系数不显著。从估计结果中可以看出,产品多元化有利
于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过程中进一步提升生产率。一方面,产品多元化其实是企业
资源再配置的过程,将有限的资源倾向于效率较高的优势产品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参
与国际竞争;另一方面,企业出口过程中,为满足出口目的国消费者的偏好,扩大
产品范围可以更好地适应出口目的国的竞争环境,提升企业生产率。这一研究结果
也提醒我们在调整贸易结构时,既要关注企业内集约边际,同时也应重视企业内扩
展边际。
四、结论
本文在分析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企业生产率机理的基础上,利用 2000-2006年
中国微观企业数据测算出衡量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程度的国内出口附加值率,并实
证检验了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生产率效应”,并且充分考虑到不同企业在所有制、
-12-
《国际贸易问题》2016年第3期
经贸论坛
企业资本密集度、贸易方式、产品多样性等方面的异质性,一一对这些问题进行了
验证。从总体样本来看,嵌入全球价值链显著提高了企业生产率,说明全球价值链
嵌入的“生产率效应”显著存在。我国企业融入全球价值链不仅有利于企业获得更
大的利润,而且能够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学习效应”和“竞争效应”促进企业
自身技术水平的进步,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企业生产率和市场竞争力;从企业所有制
来看,无论是国有企业、外资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能在嵌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
提高生产率,但由于三类企业自身条件的差异,导致其生产率效应不同,其中,国
有企业的生产率提高能力较强,民营企业最弱;从企业资本密集度来看,高资本密
集度企业和低资本密集度企业在融入全球价值过程中的生产率效应也存在差别,融
入全球价值链更有利于高资本密集度企业进一步提高生产率;从贸易方式来看,以
加工贸易为主的企业通过高质量中间品的进口和全球价值链的深度嵌入在很大程度
上增加了产品附加值,更能进一步获得生产率优势;从产品多样性来看,随着全球
价值链嵌入程度的加深,出口产品多元化更有利于企业生产率的提升。
本文研究结论对中国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过程中的生产率提升具有重要的启示
意义:第一,从企业竞争力提升的角度,出口企业要逐步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延
伸,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生产率优势;第二,改变我国过度依赖加工贸易的贸易模
式。加工贸易的明显特征是“产出在国内,利润在国外”,一般贸易的发展更能体现
一国的贸易竞争力,因此,优化出口贸易结构、加强从事一般贸易企业的学习效应和
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一般贸易企业生产率的提升是我国提升贸易竞争力的关键;第
三,企业和政府应重视企业内的扩展边际的贡献,比如企业产品的多样性,适应发达
国家的竞争环境和消费者差异性偏好特征,采取产品多元化策略提升企业竞争力;第
四,在增加企业研发投入的基础上,提高企业人力资本水平,建立和改革人力资源分
配机制和人才流动机制,避免人力资本的匮乏和错配对企业出口学习效应的制约。
[参考文献]
蒋冠宏、蒋殿春、蒋昕桐,( 2013)“我国技术研发型外向 FDI的‘生产率效应’——来自工业企业的证
据,”《管理世界》第9期。
刘维林、李兰冰、刘玉海,(2014)“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中国工业经济》第6期。
毛其淋、盛斌,(2013)“贸易自由化、企业异质性与出口动态——来自中国微观企业的证据,”《管理世界》
第3期。
孙灵燕、李荣林,(2011)“融资约束限制中国企业出口参与吗?”《经济学(季刊)》第11卷10期。
田巍、余淼杰,(2013)“企业出口强度与进口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来自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
第1期。
王玉燕、林汉川、吕臣,(2014)“全球价值链嵌入的技术进步效应——来自中国工业面板数据的经验研
究,”《中国工业经济》第9期。
谢千里、罗斯基、张轶凡,(2008)“中国工业生产率的增长与收敛,”《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3期。
张杰、陈志远、刘元春,(2013)“中国出口国内附加值的测算与变化机制,”《经济研究》第10期。
周黎安、张维迎、顾全林、汪淼军,(2007)“企业生产率的代际效应和年龄效应,”《经济学(季刊)》第6
卷第4期。
Ahn, J., A. K. Khandelwal and S. J. Wei, (2011)“The Role of Intermediaries in Facilitating Trade,”Jour-
-13-
经贸论坛
《国际贸易问题》2016年第3期
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84(1), 73-85.
De Loecker, J., (2007)“Does Exports Generate Higher Productivity? Evidence from Slovenia,”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73(1), 69-98.
Evenson, R. E. and Westphal, L.E., (1995)“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Technology Strategy,”Handbook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3), 45-66.
Hummels, D., Ishii, J. and Yi, K., (2001)“The Nature and Growth of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in World
Trade,”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54(1), 75-96.
Humphrey, J. and Schmitz H., (2002)“How Does Insertion in Global Value Chains Affect Upgrading in In-
dustrial Clusters,”Regional Studies 36(9), 1017-1027.
Javorcik, S.B., (2004)“Do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crease the Productivity of Domestic Firms in
Search of Spillovers through Backward Linkag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4(3), 605-627.
Krugman P. R., (1990) The Age of Diminished Expectations,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Manova, K and Z Yu, (2012)“Firms and Credit Constraints along the Global Value Chain: Processing
Trade in China,”NBER Working Paper 18561.
Olley S. and Pakes A., (1996)“The Dynamics of Productivity in the Tele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Indus-
try,”Econometrica 64(6), 1263-1297.
Upward, R., Z. Wang and J. Zheng, (2013)“Weighing China’s Export Basket: The Domestic Content and
Technology Intensity of Chinese Exports,”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41), 527-543.
Van Niesebroeck, J., (2006)“Exporting Raises Productivity in Sub-Saharan African Manufacturing Firm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67(2), 373-391.
(责任编辑
蒋荣兵)
The Effect of Global Value Chain Embeddedness o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Chinese Company-Level Micro-Data
SUN Xue-min WANG Jie
Abstract: This paper uses 2000-2006 trade data of Chinese companies to ana-
lyze how global value chains affect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calculates the
domestic value-added ratios with which the degree of the companies’ participa-
tion in the global value chains can be measured, and tests the effects of global
value chains on TFP. The results show that embeddedness in global value chains
improves a company’s TFP to a significant degree. In addition, a study of het-
erogeneous characteristics like the type of ownership, capital intensity, trade
mode, and product variety shows that the effect is the greatest in state-owned en-
terprises, followed by foreign- owned enterprises and lastly privates enterprises.
The effect of global value chain embeddedness on TFP is higher when capital in-
tensity is higher. General trade companies and greater product variety are more
conducive to a higher company TFP.
Keywords: Global Value Chai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Domestic Value-
Added Ratio (DVAR)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