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欧洲文明互鉴与高质量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2023):中国-欧洲共建‘一带一路’:成就与展望

2023.10.23

10月22日,中国-欧洲文明互鉴与高质量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州顺利召开。本次会议以“中国-欧洲共建‘一带一路’:成就与展望”为主题,由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瑞典“一带一路”研究院、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创新中心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欧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黄埔研究院承办。与会人士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国际贡献及未来展望展开了热烈讨论,并从政治、经济、社会人文等不同角度为中欧进一步深化文明交流与合作提出了积极建议。

开幕式暨领导致辞、颁发聘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原党委书记、原校长、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隋广军教授在开幕致辞中表示,中欧自古以来通过丝绸之路紧密相连,双方不存在地缘政治矛盾或重大利益冲突,并且在全球治理、气候变化、网络安全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中欧可以进一步深化交通、能源、数字化和网络的跨境连通,共建数字丝绸之路和绿色丝绸之路,在第三方市场合作中释放合作红利。

隋广军教授致辞

瑞典“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Stephen Brawer先生在致辞中特别强调了中欧合作的重要性,希望通过合作提升全球发展水平,这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初衷。中国与欧洲未来应当强化连接,加强合作,摒弃对抗,实现合作共赢。在讨论环节,他进一步指出欧洲对中华文明的认知差距,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中西之间的隔阂。

Stephen Brawer院长致辞

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李青教授在闭幕式致辞中呼吁中欧双方应理性分析和积极应对经济衰退、地缘政治冲突以及社会分裂等各种挑战,在日益分裂的全球治理形势下加强相互理解、沟通与合作。学者应思考如何更好地将中国故事讲述给世界,并希望中欧双方在未来能够进行更多的联合研究和活动,共同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理解和合作,为全球的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李青教授发言

研讨会开幕式环节上隋广军教授为Stephen Brawer院长颁发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聘书。

隋广军教授为Stephen Brawer院长颁发聘书

研讨会开幕式暨领导致辞环节由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李青教授主持。

主题发言(阶段一)

丹麦王国奥尔堡大学教授、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特聘教授李形详细探讨了西方国家对待中国的复杂态度,指出欧洲部分国家将中国视为系统性对手,而这种观点与中国和欧洲国家之间日渐深化的经济合作关系形成鲜明对比,西方国家目前存在的“中国综合症”阻碍了他们与中国的进一步合作。他强调,“一带一路”倡议是基于实际问题而非价值观,其策略具有成本效益性,并会继续推动全球秩序朝着多极化发展,特别是全球南方国家的发展建设。

李形教授主题发言

华侨大学副校长林宏宇教授回顾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十年发展历程,指出“一带一路”拥有制衡、牵制和延缓逆全球化趋势的重要作用,并通过机制化合作推动世界保持开放、包容、兼容,是真正具有公共服务性、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国际公共产品。他预测,“一带一路”在未来十年的建设中,将更强调“共商、共建、共享”、和平发展及合作共赢的精神,在应对全球发展、气候变化、能源危机、难民问题及地区冲突等问题上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林宏宇教授主题发言

英国兰卡斯特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曾敬涵教授分析了中英关系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指出英国对“一带一路”的态度变化与其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紧密相关。英国对华政策的变化并不仅仅是基于单一的经济或安全议题,而是涉及多个部门的权衡与竞争。他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具有扩张性和灵活性,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还是人工智能发展,都会对全球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各国应积极探索与中国建立联系、交流和互动的方式。

曾敬涵教授主题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欧洲国际关系室主任赵晨教授提出,虽然中欧班列的开通展示了中欧合作的实际成果,但俄乌冲突、英国脱欧、中美竞争等事件给双方关系带来了新的挑战,现阶段中欧关系存在不稳定和不平衡的情况。他强调,中欧之间应避免恶性竞争或进入新冷战状态,坦诚对话、协商和谈判是解决现存问题的关键,双方应增进互信,通过互访和合作缩小分歧,为双方的长远发展找到共识。

赵晨教授主题发言

第一阶段专家主题发言由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副院长韩永辉教授主持。

韩永辉教授主持

主题发言(阶段二)

瑞典“一带一路”研究院副院长Hussein Askary先生指出,要促进中欧合作,双方必须克服对“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等关键概念的认知差异。“可持续发展”在中国意味着高质量的技术发展与工业化并行,而欧洲在发展上更偏重于环境的可持续性,经济发展更依赖金融投资而非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对“一带一路”倡议及非洲的工业化进程持谨慎态度。他建议,双方应在经济发展、核能、太空等领域寻找更多合作点,并与非洲和亚洲等国家共同推动基础设施项目,在全球金融系统内也应更加注重实际发展,以促进各国人民间的了解和信任。

Hussein Askary副院长主题发言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陈寒溪分析了俄乌冲突对中欧关系的影响,指出当前制约中欧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是缺乏政治互信,而这种战略性互疑影响了双方关系的整体发展。他提出,中国和欧盟国家在俄乌冲突上存在明显分歧,并期待中欧能减少分歧,寻找更多的合作机会。

陈寒溪教授主题发言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原联合国纽约总部政治部安理会宪章研究司、经济社会事务部项目负责人、云山讲座教授张力文阐述了“一带一路”倡议注重共同发展的本质,认为“一带一路”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新型的全球发展理念,它注重问题本身,而非意识形态或军事联盟,突显了中国参与全球发展的新范式。她强调,“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是促进平等的对话与沟通,消除误解,并通过文化交流强化互信,以此推进国际问题的有效解决。

张力文博士主题发言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社会科学学院助理教授阎述良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展现了中国的全球视野,促进共同发展的愿景,也反映了中国铁路开放性、技术创新与制造业重点专项战略的特点。中老铁路、坦赞铁路和中欧班列等重大项目的成功不仅加强了中国与相关国家的联系,还为当地带来了经济与就业的机会,稳定货运运输供应链。“一带一路”倡议大力推进了中国铁路的国际标准化进程,并促使中国与其他国家形成了竞争与合作的双赢局面。

阎述良助理教授主题发言

第二阶段专家主题发言由21世纪海丝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程永林教授主持。

程永林教授主持

讨论交流

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国际关系学博士、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副教授赖雪仪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成就并不局限于基础设施建设,还在多个领域取得了前沿进展。她认为“一带一路”已经使中国与沿线国家,乃至全球更多的国家建立了更紧密的联系和交流,开创了新的外交局面,强调欧洲无法回避与中国的日益增强的联系,应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赖雪仪副教授发表评论

伦敦布鲁内尔大学经济学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贸学院副教授、云山青年学者王浩赞同中欧双方应加强沟通弥合认知差异,减少价值观上的隔阂和冲突,为中欧未来的友好合作和交流奠定坚实基础。双方应增进互信,并积极寻求利益交会点,以此来推进双边关系的发展。

王浩副教授发表评论

总结发言、闭幕式

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副院长钟祖昌教授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当前国际局势正处于一个新的动荡变革时期,大国之间的博弈竞争日趋激烈。中欧之间并没有根本性的利益冲突,双方在诸多议题上已经达成了共识,尤其是在多边主义、国际规则维护以及全球治理等方面。本次会议为中欧双方的学者搭建了一个高效、务实的交流合作桥梁,期待双方能共同开展更多研究项目,为中欧关系的持续深化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钟祖昌教授总结发言


中国-欧洲文明互鉴与高质量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2023)合影

文字:赵文燕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86-20-36205613

联系传真   +86-20-86253521

联系邮箱   giis2009@gdufs.edu.cn

通讯地址   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大道北2号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

邮政编码   510420

版权所有: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