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联盟体系到盟伴网络:概念厘清与理论适用性探讨
刘 丰
摘要:美国主导的联盟体系是其实施全球战略、维持主导地位的重要依靠,它以美国在不同地区建立的双边或多边联盟为基础,根据国际格局变化和战略需求推动其转型和调整。在霸权力量相对衰落、战略目标以应对大国竞争为核心的背景下,美国为平衡多地区、多任务投入的短板,推动联盟体系向盟伴网络扩展。这种扩展试图在不同层次和议题上在既有盟国和伙伴之间建立起合作关系,形成覆盖军事安全、战略经济、高新技术乃至意识形态等诸多领域的网络。美国盟伴网络本质上是基于议题的联合阵线,其发展不能仅从传统联盟政治理论的视角进行考察,而是需要区分内部不同性质的关系及其在不同议题上的呈现,从而理解美国推动与其盟友和伙伴进行战略合作的动态性和限度。
关键词:联盟;盟伴网络;阵线;轴辐体系
作者简介:刘丰,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
国内政治变化与亚太盟国的政策转向
凌胜利 吴玥瑾
摘要:在中美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美国极力拉拢亚太盟国对中国进行战略围堵。近段时间以来,部分美国亚太盟国对中美两国的政策出现明显转向。这一现象与盟国的国内政治变化关系紧密。既有研究从执政党偏好、政权合法性、国内危机应对、观众成本等视角探讨了国内政治对联盟政治的影响。澳大利亚、菲律宾与韩国的内政外交现状表明,政党竞争使得国家的联盟政策呈现出党派色彩,执政地位危机强化领导人调整联盟关系的意愿,而国内反华情绪则制约着与中国双边关系的发展程度。亚太盟国在国内政治驱动下调整其在中美之间的政策选择将给本国政府带来更多政治考验,加剧了地区局势的动荡。中国应注重提升亚太国家民众对华好感度,深化与亚太国家的经贸合作,增强地区多边安全机制的稳定性,妥善应对美国亚太盟国的政策转向。
关键词:国内政治;亚太盟国;联盟政策;中美竞争
作者简介:凌胜利,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吴玥瑾,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准联盟视阈下美印防务合作的进展与限度
楼春豪
摘要:防务合作是美印战略合作的重要支柱。2014 年莫迪政府上台以来,美印防务合作进入快车道,两国在基础性协定签署、高精尖敏感技术转移、先进装备联合研发、互操作性演练等方面都取得突破性进展。美印防务合作是双方各取所需的战略趋同,但两国在意识形态、战略目标、国内政策和工业基础等方面的结构性差异,将制约双方合作的深度。因此,美印不可能成为完全意义的军事联盟,而更可能是“联而不盟”的“准联盟”。对于中国而言,美印防务合作有很强的针对中国的指向,美印在中印边境、印度洋等方向的军事合作对中国国家安全构成切实挑战。
关键词:美印关系;防务合作;准联盟
作者简介:楼春豪,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盟友在美国亚太联盟转型中的作用与限度
董柞壮
摘要:美国亚太联盟转型是地区权力对比变化和美国战略调整的结果。在此过程中美国盟友也扮演了不同角色,分别是:核心盟友充当地区霸权代理者,推动联盟承诺的扩展与深化;中间盟友充当大国博弈中间人,通过多边安排赢得对冲空间;与中国有冲突的盟友则试图利用联盟实现自身利益。总体上盟友间的联系提高了信息沟通效率,强化了盟友间的共识,提供了合作节点,整合了联盟内部资源,同时也反映了美国整合能力不足,以及安全承诺的不稳定。
关键词:美国联盟体系;美国盟友;亚太地区秩序;中美关系
作者简介:董柞壮,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
美国对华科技竞争中的盟伴选择:一种结构性权力的视角
杨沛鑫 田 野
摘要:外交联合是美国对华科技竞争的重要手段,为了加强美国对华科技竞争的不对称优势,美国在不同议题领域对盟友和伙伴进行了联合。当前,安全、生产、金融和知识仍然是国家科技竞争涉及的主要结构,在科技发展的背景下,四大结构下的不同领域成为了国家结构性权力的重要来源,而在不同结构下拥有较高结构性权力的国家则是美国进行联盟和拉拢的重点对象。由于美国在金融结构下具有显著的不对称优势,美国更加倾向于在安全、生产和知识结构下挑选具有较高结构性权力的国家,使其成为自身的盟友和伙伴。由于一个国家可能在多个结构下具有较高的结构性权力,美国在安全、生产和知识结构下进行的外交联合形成了一个系统性的盟伴体系。通过对美国在安全、生产和知识结构中的外交行为进行分析,结构性权力的视角为理解美国对华科技竞争提供了一个研究思路。
关键词:美国对华科技竞争;结构性权力;盟伴体系;安全结构;生产结构;知识结构
作者简介:杨沛鑫,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田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聚焦头号对手:战略收缩与霸权国威胁评估的演进
冯 雨
摘要:战略收缩是霸权国调控衰落的重要方式,但减少对手、结束战争或撤出资源的过程必然存在掣肘,霸权国须做出必要调整才能适应战略收缩的要求。在体系结构变动期,战略收缩缘何反而促使霸权国以崛起国为外部安全威胁的焦点?当前,学界尚未对此问题提供一个有针对性的阐释。文章试图构建一个分析框架,用来考察其机理。霸权国战略收缩附带认知、动机和组织实践三方面调整,可以为决策者对崛起国的威胁评估产生反作用。战略收缩的启动伴随着决策者对战略环境的再认识,主要问题和核心区域的再界定使霸权国对崛起国的威胁评估由“初步认识”向“相对严重威胁”加速演变。在战略收缩的执行过程中,对崛起国威胁的集中关注和减少对战略再部署抵制的需要,促成霸权国对崛起国的威胁评估从“相对严重威胁”向“最为严重威胁”的转变。文章检验了英国一战前和美国奥巴马执政时期的战略收缩,从而说明这一逻辑。
关键词:战略收缩;威胁评估;选择性注意;大国战略竞争
作者简介:冯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
霸权护持与拜登政府对华“长臂管辖”
李坤泽 张友谊 戚 凯
摘要:美国“长臂管辖”本质上属于滥用域外管辖权,是美国推行霸权外交、谋求政治经济利益的重要工具,国际社会长期深受其害。拜登政府上台以来,在国会反华情绪高涨、全力支持“长臂管辖”扩权的背景下,倚仗实力权势,加强对“长臂管辖”的道德与意识形态包装,粗暴加大涉华“长臂管辖”力度与频度,强化盟友合作,重点打击中国数字高科技产业。拜登政府对华“长臂管辖”政策的成型与推进,既源于霸权护持的根本目的,也归因于本届政府内政外交的自有特征。由此,中国的国家安全与发展权利受到严重干扰。目前,中国应对“长臂管辖”尚存若干短板,应注重提升救济保障能力、完善立法司法工作,并积极加强反“长臂管辖”国际合作。
关键词:长臂管辖;拜登政府;霸权维护;战略竞争;科技战
作者简介:李坤泽,陕西师范大学国家安全学院讲师;张友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戚凯,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教授。
期刊公众号链接:《战略决策研究》2024年第5期目录与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