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战略研究院计划申报国别研究中心

2012.10.12

7月10日下午,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研究中心工作会议在北校区行政楼第三会议室召开。会议对各研究中心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对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并明确了今后的工作任务。提出申报教育部国别研究中心、做有特色的区域国别研究等计划。

校党委书记隋广军,副校长顾也力,科研处副处长余鹏翼,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秘书长李青,《战略决策研究》执行主编杨韶刚,欧洲研究中心主任蔡红,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唐小松,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王树春、副主任杨可,拉美研究中心主任何仕凡,中智中心主任李永宁、副主任林婧等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蔡红主持。

隋广军讲话

隋广军在讲话中指出,本次调研听取了大家的意见,收获很大,有利于把握优势资源,明确面临的困难和将解决的问题。当前,国家对国别研究十分重视,也关注人才培养,特别提出外语院校要加强学术团队建设,积极引进国外专家合作研究,鼓励与国外机构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加大中外学者交流。现在是个好时机,关键是找到突破口。现在我们面临的主要障碍,第一是体制问题,研究院的创新体制经常与现行体制出现摩擦,希望科研处、财务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等部门能加强交流,为研究院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第二,人的问题,相关的国别与区域研究需要有足够的团队。第三,场地和资金问题,这在短时间内较难解决,但正在积极筹划中。第四,研究经费可以通过政府委托项目、企业资助、校际合作课题多方筹措,学校也可加大支持力度。隋广军最后说道,希望研究院把事情做实,做好问题梳理和分类,把握现在的良好契机,积极提出解决方案。

顾也力讲话

顾也力首先肯定了研究院已取得的成绩。他指出,这次调研是个好的契机,有助于总结工作、交流经验、提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寻找更清晰的发展路径。

余鹏翼表示,希望研究院为政府、企业做好战略规划,科研处将为研究院的工作提供最好的服务和后勤保障。

李青指出,随着各中心研究范围的延伸,国别研究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她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国别研究应做什么样的内容、建什么样的机制、采取什么样的研究方法、从什么研究问题入手? 李青还介绍了研究院今后的工作计划:第一,国别研究项目得到了外经贸厅的支持,即将展开。第二,各中心将启动校际合作项目申报。第三,申报教育部国别研究中心,做有特色的区域国别研究。

之后,各研究中心主任畅所欲言,就中心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及今后的工作规划作了发言。唐小松提到,美国研究中心的重点是美国战略东移和亚太规划重组,之后将使研究方向更配合研究院的工作。

王树春对今后工作谈了三点设想:一是从宏观层面,结合广东的情况研究中俄形势;二是从外交途径研究俄罗斯重返亚太;三是从文化方向进行研究。工作重点包括建设资料库、促进网络资源共享,开展专题研究和学术活动。杨可表示,现在中心的主要问题是人才。由于研究人员为语言类专业,知识结构有限,所以需要研究主题的指引。她希望可以通过项目确定课题。

何仕凡也认为,国别、国情研究比较复杂,而中心在职教师只有语言优势,没有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的理论基础。他建议中心应当明确定位,在校内挖掘经济政策研究人员,着重培养年轻教师从事国别研究。

东亚研究中心主任韦立新、副主任陈寒溪因公未出席会议,但通过书面形式提出了加强国际联系、挖掘国内资源、举办国际研讨会、加强网络建设、以及根据国际环境变化调整中心宗旨等建议。

李永宁简要阐述了中智中心的概况和将来的发展前景。他说,中智中心于今年五月成立,规模较小,但是有自身的特点:在智利有对应的研究机构——圣托马斯大学的中国研究中心。以此为切入点,可以促进中智两国的项目合作,部分解决选题、团队和经费问题。

蔡红介绍了欧洲研究中心的工作进展。她指出,欧洲研究将坚持既定目标,致力于取得具有国际认可度的研究成果。但是随着国内学界日益重视欧洲研究,转向从事欧洲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多,欧洲研究的竞争将在高水平的平台上展开。今后欧洲中心将继续申报包括让·莫内项目在内的国际项目,通过教学、项目、智库三架引擎推动学科发展。另外,她还提出建立相对稳定、相对专业、有竞争、有合作、高水平的开放性研究团队,拓展面向未来的研究领域,探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良性循环的支持机制,科学规划欧洲学硕士点等工作设想。

在讨论中,各中心主任一致认为,面临的共同困难是缺乏专门的研究人员、固定的工作场地、必要的研究经费和办公设施。

热点新闻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86-20-36205613

联系传真   +86-20-86253521

联系邮箱   giis2009@gdufs.edu.cn

通讯地址   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大道北2号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

邮政编码   510420

版权所有: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