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9日上午,《南方日报》编委、经济新闻部主任、高级记者郭亦乐一行三人来访我校,专题采访我校党委书记、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隋广军教授。此次专访的主题是如何提高广东的国际化法制化营商环境和推动广外的国际化办学战略;采访期间,对于三位记者围绕两大主题的发问,隋广军妙语作答,整个采访气氛紧凑而欢快。校党委宣传部部长胡文涛、国际战略研究院副秘书长刘继森等一同参加了专访活动。
隋广军接受《南方日报》高级记者郭亦乐采访
对于为什么要改善广东的营商环境的提问,隋广军认为,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表明对营商环境问题高度重视。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以改革和开放为抓手,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带动了全国的发展,但也带来了很多问题,突出表现在唯经济论,唯市场论,一切以市场为导向,以追求经济利益为主导。在改革开放初期,这是必然的选择。但3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要调整营商环境的方向。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应该是有规制的。一味追求经济利益,会忽略很多问题,比如公平、环境等问题。在对外交往中也要调整我们的外经贸战略,提倡包容性发展理念,增强我们的包容力和亲和力。对国内,营商环境要进一步优化,为与世界市场交融,需要构建国际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保持广东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对于如何构建国际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隋广军坦言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经济、管理、法律、国际关系等诸多方面,不应只关注广东,还应关注国家层面。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国外的市场建设比较悠久,有营商环境构建的经验。营商环境构建的主体是经济,但要超越经济,还要考虑到文化与法律方面的问题。这不是短时间可以完成的。国际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与国民素质有很大关系,广东省的基础素质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在人文素质,对法律的崇尚等方面还有很大的距离。隋广军还以在波兰访问时的切身感受为例,强调了国民素质的重要性。波兰这个历史上灾难深重的国家何以出了居里夫人、肖邦、哥白尼等大家,与波兰政府从幼儿园开始就在国民中强制性开设博物馆学,让国民了解波兰历史、提升国民文化素养有很大关系。中国要赢得世界的尊重,必须从基础开始把营商环境建设好。
对于在营商环境方面还有哪些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的提问,隋广军以香港为参照系,指出了内地存在包括重“关系”等不足。机制和理念是最大的优势,如果没有这些,政府不敢放权,个人和企业也就无法更多参与经济运作。谈到政府的作用,隋广军认为原有的模式走到了尽头,广东目前的方向是正确的,下一步要进一步简政放权,进一步保持前30年的勇气与活力,不能把前30年的成就变成包袱,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要有先行先试的勇气。
对于广东要融入国际经济,为何其吸引力却不如一些先进地区的提问,隋广军认为,理念、机制、制度之外就是人才,广东在人才方面与其他地区相比已经没有优势,甚至在弱化。广东省在人才引进培养方面要加大力度,高校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要担当重任。隋广军还以大学的云山学者计划为例介绍了广外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以及与国外联合研究的情况,在联合研究方面从起步阶段就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