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世界眼光谋划广东转型升级

2012.10.23

专家们在广州大学城参观。 雷雨 摄

广州大学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八角楼外的湖面像往常一样平静,穿梭于教学区的学生大多并不知道,八角楼内正在举办一场或许会影响广东产业转型进程的研讨讲座。

上周,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国际经验研讨班在广外开班。此次研讨班由广东省委组织部主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承办。据悉,这是我省首次以转型升级的国际经验为主题举办的高级研讨班,亦是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这个广东谋划开放型经济的高端“智库”的一次重要出击。

众所周知,转型升级是事关广东前途命运的一场硬仗。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债务危机向多国扩散;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原材料成本大幅增加、劳动力紧缺成为常态、人民币不断升值……

加快转型升级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重大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

“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更应该树立世界眼光。”广东主政者5年前的睿智和胆识言犹在耳。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以世界眼光谋划广东发展?美、德等老牌发达国家以及印度等新兴经济体,有何可资广东借鉴的转型经验?在关键领域改革上有何新思路?如何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当如何扶持?

这是一场为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吹氧助燃”的激烈思辨。

●南方日报记者 雷雨

实习生 邓雅薪 刘红弟

通讯员 陈红霞 刘红艳

转型·重点

未来广东要挖掘“内生优势”

产业转型升级是一个系统问题,从何处着手,如何着手,成为广东各地区决策者面对的首要难题

南方日报:当前中国和广东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和突破点在什么地方?

王珺(广东省社科院常务副院长):去年我国人均GDP5500美元左右,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和工业化中后阶段。增长的要素动力主要还是来自投资推动。由于劳动力成本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加速,可以预见,以资本代替劳动的转型升级将成为转型的一个基本特征。

毫无疑问,企业在产业转型过程中占据了主体地位,我认为,政府应营造有利于实体经济持续发展的体制环境,缩小行业利润率的差距。各地政府一方面应建立有利于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体制环境,一方面应推进国有企业收益全民化改革,抑制国有控股公司的内部人控制,减少国有与民营企业收益差距。

政府要营造有利于合作创新的制度环境,吸引企业家资源更多地投入创新,而不是去寻租。就比如,创新是赚钱的一种手段,企业家如果因为创新亏本了,谁都不愿意去创新,必须堵住后门,让企业家不得不去创新。

金朝勋(韩国开发研究院副院长):从发展中国家角度看来,用技术先进、管理现代化的大型企业来培养中小型企业,这是一种促进中小企业升级的有效方式。

上世纪90年代,韩国再次遭遇转型升级压力,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力下降。值得庆幸的是,韩国工业界对环境变化作出快速反应,强化研发活动与发展技术产业已成社会共识。公司的研发支出大量增加,就研发经费的增长率而言,韩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这其中,大约75%的研发经费来源于民营企业,各公司尝试通过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重获竞争力。加大研发支出的举措被证实为非常成功。在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提交专利申请的国家中,韩国一跃成为第四名。产业技术发展至世界领先水平。

李克(东亚著名经济学者、《中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一书作者):当今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通过不断地实现它们特定产业的转型升级、不断地推动专业化和品质提升,从而实现经济的发展和实际收入的提高。

需要指出的是,那些所谓“朝阳产业”“夕阳产业”的提法和论断,已经被证明是站不住脚的。其实,绝大多数行业,只要能不断推动它们升级换代,增加附加值,就都是有潜力、有前景的,特别是行业发展中,一定要依托本身的比较优势,自己在行业中挖掘、创造“内生的比较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就是通过不断创造“内生比较优势”取得经济高速发展的。早期通过代工、OEM取得好的发展,后来通过深圳的特区模式来发展。未来广东的发展,还是要挖掘和创造新的“内生比较优势”,重点是提升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和在国际市场网络中的话语权。

政府·角色

创新重在激发企业积极性

政府作为产业改革的组织者、指导者,要理性看待自己的身份,明白当机立断和过犹不及的道理

南方日报:政府在产业转型过程中应当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

李克:政府首先应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政府的“有所为”更多的是在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建设和完善方面,也就是为企业发展和创新、为企业长远的发展前景的预期方面,通过建立和不断完善其对应的“制度环境”,从而提供一个非常好的支柱和保障,而且是稳定的、固化了的制度环境。从而让企业愿意为提升自己的品质、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去进行中长期投资。

同时,政府的“有所为”也应该表现在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有效的、持续的在财务、技术、管理、国际化方面的实际的帮助。推动企业提升自己的研发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更多地与国际市场和技术接轨,一步一步提升企业品质。

政府的“有所不为”应该是避免过度介入到实际的经济活动中去,包括现在到处在建设的科技园、创业园、孵化园等,这些活动应该交给企业和市场去解决,否则又会回到过去以“GDP增长率”为考核指标的发展老路上去。转型升级不等于建设科技园、创业园,产业升级、创新不是只靠政府行政力量就可以完成的,关键是要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左连村(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省经济学会副会长):政府有责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众所周知,虽然印度的第三产业非常强大,但印度基础设施极其薄弱的现状却没有得到改变。基础设施的薄弱首先制约了印度第二产业的发展,造成印度出现了一种畸形发展模式,第三产业比重过大,第二产业发展停滞不前。由于缺少第二产业的支持,长此以往,第三产业的发展也进入了瓶颈。

瓶颈·人才

政府应全力培养高端人才

珠三角地区的劳动力素质问题突出,断层严重。作为产业转型的重要一环,珠三角要做到大力吸引人才,合理培养人才

南方日报:目前中国的就业市场出现“悖论”:一边是民工荒,另一边是大学生就业难。广东产业转型升级,需要配合实施怎样的人才战略?

李克:中国目前的人才结构存在很大的问题。中国拥有大量的技术人员和熟练的产业工人,产业升级的基本方向应是在此基础上延伸链条,提高附加值。目前中国的劳动力价格相较发达国家还是相对便宜,仍有竞争力。但未来工资仍将持续上涨,如果产业结构不升级,劳动者的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都不可持续。因此中国仍然需要大量高端人才。

金朝勋:中国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就要依靠拥有聪明才智的学生,而不是国外的企业。韩国在产业转型的第二阶段就停止了政府对企业的扶持,进而全力进行人才培养工作。韩国大部分人认为,没有人才的国家,未来是看不到希望的。

左连村:在印度独立初期,文盲率非常高,但现在印度的高端人才,尤其是计算机领域的人才能力出众,在全世界都享有盛名,这是由于拉吉夫·甘地时期的“计算机革命”政策,政府大力培育了一大批杰出的科技人才,才有了印度今天在计算机领域的成就。印度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改变人才的流向,最重要的是政府要制定相应的吸引政策和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86-20-36205613

联系传真   +86-20-86253521

联系邮箱   giis2009@gdufs.edu.cn

通讯地址   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大道北2号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

邮政编码   510420

版权所有: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