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广东智库联盟2013年首场论坛在北校区行政楼国际会议厅举行。论坛以“加强国际合作,参与全球治理”为主题,各路专家学者在该主题下进行了多个专题演讲,并进行了深入交流。
论坛由广东省智库联盟、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南方日报联合主办,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承办。广东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温宪元,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赵细康,智库联盟副理事长、我校副校长顾也力,智库联盟各成员单位代表、专家,我校相关研究人员参与了论坛。论坛由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副秘书长刘继森主持。
顾也力在致辞中表示,“加强国际合作,参与全球治理”的主题在中国具有战略意义,论坛必将有利于专家学者了解当今国际形势,把脉中国未来发展,为政府出谋划策。
顾也力致辞
温宪元认为,世界多极化和全球化不断发展,但全球问题仍然突出,因此论坛以“加强国际合作,参与全球治理”为主题极具积极意义。他希望智库联盟的各个专家学者畅所欲言,为接下来的研究拓展思路。同时,他也敦促智库联盟能够尽快整合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政府的决策。
温宪元寄望智库联盟更好为政府服务
我校发展规划处处长陈伟光在报告中提到,智库本身就是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行为体,广外教育部创新团队作为智库联盟的组成部分,也正在积极提炼参与全球治理的中国理念,探索全球治理的研究范式。
陈伟光做了题为《全球经济治理及其中国的参与:若干问题的思考》的主题报告。他首先从宏观角度阐释了全球治理的理论,并强调全球治理是一门跨学科的学问。同时,他还把全球经济治理和全球治理区分开来,他认为,“全球经济治理是对全球经济失衡的治理,它是全球化治理的核心和主体,但不是全部。”
对于中国参与全球治理,陈伟光认为,研究重点在于中国的国际定位。他表示,目前中国的国际定位具有双向性、动态性的特点,需要进一步清晰化、准确化,以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可度。他给中国支的招是:通过国际合作、区域合作、国际主导下的多元参与等模式,完善全球治理的多边主义,向世界展现一个“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和谐理念的倡导者、发展中大国责任的承担者”的中国形象,掌握全球治理的话语权。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刘伟首先介绍了全球利益博弈的态势。他表示,美国企图通过“两洋战略”重新把握利益博弈主导权,打造新的国际经贸规则。世贸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的新贸易测算法还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国际规则对于价值贡献率分配的负面影响。全球金融与货币的困局、贸易的双重标准与大宗商品定价权的垄断、国际投资的非经济偏见、不合理规则的利益流向等,都是新一代经贸规则的博弈焦点。
在这种全球经济治理的态势下,刘伟强调,中国大有可为,应该积极参与新型全球化理论的制定,完善制度化的调整机制。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财政金融研究所钱金保博士和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印度研究中心研究员宋海啸则从微观的角度来谈全球治理。
钱金保分析了20年来我国出口地区的结构演变,并结合美国、德国利用地缘优势发展出口贸易的例子,提出了“利用地缘优势成立自由贸易区是个大趋势”的观点。据此,他认为,虽然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的事宜因为中、日、韩三国的领土之争而被搁置,但随着三国对地缘优势和国家利益的重新考虑,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仅仅是时间问题。
宋海啸则具体分析了广东省海外利益的风险,并提出了维护的方法。他提到,由于广东省经济对外依存度高,企业管理能力不足、缺乏利益评估和风险预警机制及“中国威胁论”的传播等原因,广东企业海外投资风险较大,企业频遭专利起诉、恶意指控,海外侨民生命财产安全也受到威胁。宋海啸表示,解决问题的当务之急是抓紧建立评估预警机制。此外,他还建议道,广东应该积极扶持民间组织,推动广东海外企业“跨文化结构”的构建,打造真正的国际化企业。
自由发言环节,各路专家学者就深化“走出去”战略内涵,提高中国的软实力,增强中国的话语权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2010年9月,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战略联盟成立(简称“广东智库联盟”),联盟由广东省社科院等20多家社科研究机构共同发起成立,整合全省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资源,构建起覆盖全省的理论研究和决策研究网络,更好地服务于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梁桂全为理事长。2010年9月28日,顾也力教授被推选为“广东智库联盟”的副理事长,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秘书长李青教授被推选为“广东智库联盟”的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