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学术沙龙第十六期:中国政法大学蔡拓教授分享全球治理研究新向度

2012.11.15

   11月14日上午09:30,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蔡拓教授在广外北校六教B103做了一场题为“国际公共物品的提供:全球治理的新向度与中国的作为”的主题学术沙龙。
   此次沙龙是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云山学术沙龙的第十六期,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及研究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各学院教师、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全体人员、以及欧洲研究中心研究生等出席了沙龙活动。
   蔡拓教授首先对国际公共物品问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进行了系统分析。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的时代,国际公共物品的提供与管理是实施全球治理的主要内容;国际公共物品的提供与管理是开展全球治理的有效途径与方式;重视国际公共物品有助于促进国际合作;国际公共物品的认知关涉一国的外交战略、国际定位与国际影响力。

蔡拓教授作精彩演讲
   随后,蔡拓教授对“公共物品”以及“国际公共物品”的概念进行了理论性分析。接着,蔡教授运用数字统计、图表分析以及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比分析2001到2010年中美日法印五国对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费缴纳情况,通过“负担水平”衡量得出中国提供国际公共物品的偏好,认为中国提供的国际公共物品的总量不高,增速极快,体现为GDP负担率的供给态度并不积极;美国提供的国际公共物品总量很高,趋势稳定,态度难以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积极,至多可称之为有保留的积极,接近于不积极;日本总量很高,趋势稳中有降,态度积极;法国总量高,趋势稳定,态度积极;印度总量低,稳中有增,态度消极。分析样本选取的时间段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十年,也是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升的十年,通过与美日法印等具有代表性国家的对比和量化分析,获得有效信息和基本结论,即中国提供国际公共物品的总量不高,增速很快,但是体现在GDP负担率的供给率态度并不积极。
   蔡拓教授阐释决定中国提供国际公共物品偏好的因素是:(1)国家的实力地位——国家的实力地位同公共物品供给总量呈正比;(2)承受的来自社会性互动关系的压力——国家实力地位同承受的外部压力成正比,影响行为体提供国际公共物品的变化趋势;以及(3)中国的国际定位——定位越外向越清晰,供给的态度越积极,反之亦反。
   互动问答环节,与会者对蔡教授提到的用联合国会费缴纳作为指标对中国参与国际公共物品提供态度是否积极进行评判提出疑问。蔡拓教授对与会者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的解答,他希望中国能够摆脱其国家中心论的认知,勇敢地承认中国是“新兴国家”,并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蔡拓教授的讲座对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的重点研究方向“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热点新闻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86-20-36205613

联系传真   +86-20-86253521

联系邮箱   giis2009@gdufs.edu.cn

通讯地址   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大道北2号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

邮政编码   510420

版权所有: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