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未来,江门应如何持续紧抓 “大桥经济” 这一历史性机遇,在交通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协作、文旅深度融合等关键领域勇立潮头、破浪前行,从而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广阔舞台上绽放出更为璀璨夺目的光彩?就此,我院副院长韩永辉教授接受了《江门台邑网通》的采访。
韩永辉指出,深中通道通车后,对于时效性要求高的电子信息产业配套企业,向江门等西岸城市转移的可能性增加,而且促进了产业资源在更大空间的合理配置。以交通通道为依托,发展物流、商贸、旅游等关联产业。利用黄茅海跨海通道带来的交通便利,在通道沿线布局创新性的物流园区,吸引各类物流企业入驻,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不仅服务于本地产业,还辐射周边区域。
《专家连线》韩永辉: 实现“通道经济”向“网络经济”跃升
未来,江门如何继续把握“大桥经济”历史性机遇,在交通互联、产业协作、文旅融合等领域奋楫扬帆,在湾区舞台上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下面来听听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丝绸之路研究院)副院长韩永辉的观点。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丝绸之路研究院)副院长 韩永辉:深中通道通车后,对于时效性要求高的电子信息产业配套企业,向江门等西岸城市转移的可能性增加,而且促进了产业资源在更大空间的合理配置。江门也能凭借通道优势承接如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的溢出,可以缩小西岸与东岸经济与技术的差距,改写“西岸偏弱”的格局。江门可从交通网络建设和网络关联产业两方面实现“通道经济”向“网络经济”的跃升。加强城市内部网络与黄茅海跨海通道、深江高铁站点的衔接,建设高效的集疏运体系。在深江高铁站点周边,规划建设配套更完善的公路交通枢纽,让通道带来的人流、物流能够快速、畅顺地在江门内部进行流转和扩散,可以把各个交通节点连接成一个有机的网络。以交通通道为依托,发展物流、商贸、旅游等关联产业。利用黄茅海跨海通道带来的交通便利,在通道沿线布局创新性的物流园区,吸引各类物流企业入驻,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不仅服务于本地产业,还辐射周边区域。在文旅方面,整合江门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开平碉楼、赤坎古镇等,结合交通网络开发,谋划特色旅游线路,吸引大湾区其他城市游客。通过产业的联动,形成“产业+文旅”网络,实现从单纯依靠通道的“通道经济”向多元化产业 协同的“网络经济”转变。
文章来源:《江门台邑网通》
发布日期:2025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