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智库论坛

第五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智库论坛平行论坛——国别和区域高端论坛顺利举行

2020-12-16

12月12日,国别和区域高端论坛在线上顺利举行,论坛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别和区域高等研究院承办,是第五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智库论坛的平行论坛,来自全国多所院校、科研机构的五十余位专家、学者出席论坛并参与研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科研处副处长、法学院教授王荣珍主持论坛。

 

线上会议现场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刘建达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作为一所国际化特色鲜明的广东省属重点大学,依托和发挥多语种优势,统筹跨部门、跨学科资源,成立了国别和区域高等研究院,旨在建成国内著名、国际知名,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国际合作为一体的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此次论坛是国别和区域高等研究院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学术会议,感谢专家学者的参与和支持。

主题演讲第一单元“国别和区域学科建设”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商学院院长、拉美研究中心主任朱文忠教授主持。武汉大学王战教授,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国别和区域研究平台主任陈杰教授,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科研处副处长宋海啸研究员,外交学院副校长孙吉胜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战略决策研究》执行主编陈寒溪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印度洋岛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朱献珑教授,大连外国语大学赵彦民教授等专家作主旨发言。

王战从武汉大学的国别和区域研究现状出发,通过多个实例,阐述了国别和区域研究方向的特点与评估体系。陈杰剖析了国别和区域学的概念界定及其中国特色,并对该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宋海啸认为应结合国家需求和区域国别研究的特质,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孙吉胜从中国区域国别研究的发展脉络谈起,对该领域研究现状进行了深度分析,并围绕国别和区域学科建设的跨学科发展阐释了其专业观点。陈寒溪就如何推进外语院校的国别区域研究提出了创新性思考与实施策略。朱献珑解析了“外语+”背景下国别和区域研究的发展路径及问题与挑战,重点分享了华南理工大学在国别和区域研究领域的具体实践及成效。赵彦民围绕区域国别学科概念、形成背景、必要条件、课程设置进行了探讨。

主题演讲第二单元“国别和区域科学研究”由王荣珍教授主持。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鞠海龙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王键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隆德新副教授等专家作主旨发言。鞠海龙以美国航行自由介入南海事务的话语权建构为例,对美国南海安全的国际话语塑造进行了深刻剖析。王键围绕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中日关系的稳定发展作了专题报告。隆德新以东南亚国家与中美之间的安全和军事关系为起点,探讨了美国大选后影响东南亚各国对冲战略的因素。

 

专家线上合影

 

此次论坛顺应了新时代高校服务国家战略、提升自身建设、适应国际形势变化、加强互学互鉴、沟通交流的需求,为促进国别和区域研究发展提供良好交流平台。与会者围绕“国别和区域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要素,结合时政热点开展了一系列观点分享与学术交流。与会者的深度报告,揭示了新时代国别和区域研究的使命与挑战,为国别和区域研究未来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闭幕式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茅银辉教授致辞并发表总结讲话。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科研处处长、国别和区域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陈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院长、国别和区域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张欣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印度尼西亚研究中心主任左志刚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语研究与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国别和区域高等研究院副院长葛诗利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语研究与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刘梦莲副教授等出席会议。

 


上一条:第五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智库论坛(2020)分论坛:“东方海洋文学研究与亚洲命运共同体建设”成功举办


下一条:第五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智库论坛(2020)平行论坛--多语种多文化视野下话语研究论坛举办

外交部政策研究重点合作单位 “一带一路”智库联盟理事单位 中国-东盟思想库网络广东基地  广东省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