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方向 >> 全球价值链研究 >> 正文
全球价值链研究

张松林、武鹏:全球价值链的空间逻辑及其区域政策含义

2016-08-10

   

 

 

 

 

 

 

工商管理  

全球价值链的空间逻辑及其区域政策含义  

基于制造组装环节与品牌营销环节空间分离的视角  

张松林  

武鹏  

南京审计学院分工与超边际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江苏南京  

北京  

摘要  

本文运用一般均衡及超边际分析方法通过建立一个包含制造组装环节和品  

牌营销环节的内生分工模型来探索全球价值链的 空间逻辑研究表明促进制造组装环  

节与品牌营销环节空间分离的主要动力有两个 一是发挥各个区域的外生比较优势最大  

限度地提高整条价值链的生产效率二是充分利用各个区域的专业化经济尽量降低整条  

价值链的固定学习成本而要实现制造组装环节和品牌营销环节的空间分离 需要制造产  

品以及品牌服务的区域间交易效率提高到一定的临界值 其中品牌服务在提高市场交易  

效率方面的正反馈效应对上述两个环节空间分离的实现起着促进作用 在此基础上本  

文进一步分析了模型衍生的一系列区域经济政策含义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交易效率  

分工  

空间逻辑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一问题提出  

与历史上主要以产品为基本对象的国际分工形态相比  

当代国际分工呈现出一个引人瞩目的  

特征许多产品生产过程中所包含的各种工序 被拆解后在空间上分布到不同的国家或地区 进而  

形成以工序区段环节为对象的分工体系卢锋   在这种分工体系中一个完整的商品生产  

流程被分割成若干阶段各个阶段具有不同的增值能力 这些连续可分割的增值阶段构成了完整  

研发和营销等高增值阶段对应于价值链的高端环节 加  

的全球价值链  

工组装和简单部件生产等低增值阶段则对应于价值链的低端环节 唐海燕张会清  

这种分  

工形态具有显著的空间性  

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分工环节在全球范围内的分离  

正是各个  

分工环节在空间上分离开来进而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延伸才使得统一的全球价值链得以形成  

 

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就业效应 理论与实证研究批准号  

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审计科学与技术  

作者简介 张松林  男湖北黄石人南京审计学院分工与超边际研究所讲师武鹏  

江苏  

男河  

北秦皇岛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博士后  

目前学界对这种分工的称谓有多种 如价值链分工产品内分工等相关论述可参见曾铮和王鹏  

李海舰和聂辉华  

通过脑体分离的比喻对这种分工形态的空间性予以了详细阐述  

   


 

   

端环节基本集聚于发达国家的大中型城市而低端环节基本集聚于一些发展中国家中的城市  

 

中国诸多沿海城市主要从事以劳动密集型加工组装为主的低端生产环节 而研发设计以及营销等  

高端生产环节基本都集中在发达国家的大中型城市  

由于全球价值链依托于价值链分工而产生  

所以价值链分工的空间性也就意味着全球价值链  

必然存在内在统一的空间逻辑  

要厘清这一逻辑需回答两个问题 一个产品各生产环节间的分  

工何以实现  

生产环节分离后如何进行区位选择  

目前学界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主要从比较优势的角度展开研究  

 

第二类主要从交易费用的角度展开研究  

第三类主要从微观企业的决策行为展开研究  

上述研究的贡献固然是重要的但其基本都遵循新古典框架把生产者与消费者外  

 

 

生地割裂没有从内生分工演进的角度考虑经济主体的专业化水平  

庞春  

认为这种外生地  

而产品内分工实  

割裂处理不能将劳动力的专业化水平作为内生决策变量融入统一的模型框架中  

质是分工组织在内生演进的过程中形成的  

其形成机制只有在内生专业化水平的基础上才能得到  

令人信服的阐释  

由此本文认为新兴古典经济学以内生专业化水平来阐述分工组织的变迁 能够  

更充分地解析伴随分工演进而出现的全球价值链 实际上庞春  

探索了生产环节的分离但并没研究生产环节的区位选择问题  

已基于相关的新兴古典模型  

通过建立  

相关的新兴古典模型分析了上述两个问题没把品牌营销环节纳入其分析框架 在现实中品牌营  

销环节是全球价值链中的一个主要环节对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统一的价值链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这是因为随着价值链分工的出现各个环节的分工及在空间上的分离必然导致高额交易成本  而  

品牌营销环节的主要作用就是显著地降低交易成本 实际上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珠三角地区的许多  

加工工厂就是依托国外知名品牌 如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贴牌式代工生产  

以达到降低交易成本  

的目的从而把产品销售到全球各地为此本文将品牌营销环节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深入考察其  

在全球价值链形成过程中的具体作用  

考虑到学界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普遍提到的研发全球化 生产全球化及营销全球化本文将产  

品内分工所形成的各环节主要划分为研发设计环节 制造组装环节和品牌营销环节这三大环节各  

具有不同的增值能力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工序和区段它们共同构成了统一的全球价值链 其中研  

发设计环节和品牌营销环节属于高端环节而制造组装环节属于低端环节 为了建模的简便本文  

只对一种高端环节和一种低端环节之间的分工情形进行研究 由于本文突出品牌营销环节的作用  

所以我们将基于制造组装环节和品牌营销环节间的分离来建立统一的新兴古典模型  

本文研究重  

点在于两个方面  

分离的条件是什么  

要关注的空间逻辑  

区域政策含义  

全球价值链各环节空间分离的动力机制是什么  

全球价值链各环节实现空间  

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即为本文所  

其中品牌营销环节在此过程中起着何种作用  

在这基础上本文结合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具体情况 提出了一系列  

二制造组装环节与品牌营销环节空间分工演进的理论框架  

模型设定  

考虑一个拥有两个区域这里的区域也可指城市的经济体其中一个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区  

域用表示另一个为发达国家的代表区域  用  

表示  

所有的经济主体既是生产者包括品牌  

模型设定主要参考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相关基础模型主要包括关于中间商的基础模型这里根据需要作  

另外庞春  建立了  

了一定的修正  

这些模型的具体建模技术可参见杨小凯  

杨小凯  

 

一个专门的模型对交易服务中间商的存在性进行了解释本文也参考了他的建模技术如关于品牌营销环  

节的模型处理等  

   


 

   

 

又是消费者可以表述为生产者 消费者或品牌商  

消费者  

 

假定经济主体的集合为一连续  

统总量为  

其中区域  

和区域  

的经济主体个数分别为  

 

在这个经济系统中  

有两种最终产品  

 

可供生产和消费所有的经济主体对这两种产品都有消费偏好  

为了满足消  

存在两个生  

费他们可以自己生产或者从市场中购买 结合研究目的本文进一步假定产品  

 

产环节一是制造组装环节另一个是品牌营销环节其中制造组装环节的目的是把产品生产出来  

而品牌营销环节的目的是把产品销售出去  

双方在交易过程中所形成的交易成本  

这里假定品牌营销环节所起到的作用是降低产品买卖  

需要指出的是当经济主体仅仅自给自足  

 

时品牌营  

销环节就没有存在的必要相反如果生产者  

提供那么此种情况可被认为生产者 消费者向专业品牌商购买品牌服务这时就有品牌服务的交  

易发生该过程显然会产生交易成本   把营销活动看做一种交易服务并建立了一个内  

消费者自己不从事品牌营销环节而是由专业品牌商  

庞春  

生分工的一般均衡模型对交易服务的存在进行了解释  

对应的经济主体为品牌商纳入基本的新兴古典模型  

参照他的建模思路  

本文把品牌营销环节  

 

 

分别表示生产者  

消费者对两种消费品的自给量 用  

 

分别  

表示生产者  

消费者对两种制造产品的供给量用  

同理用  

 

分别表示生产者  

消费者对两  

种制造产品的需求量  

 

分别表示品牌服务的自给量供给量和需求量  

制造产品  

 

对应制造组装环节  

以及品牌服务的生产函数分别如下对应品牌营销环节这里  

假定  

 

两种制造产品对品牌服务的要求是同质的  

其中  

 

分别表示制造产品  

 

以及品牌服务的产量  

这里假定制造组  

装环节的生产效率系数相同且固定学习成本也相同即分别为  

 

品牌营销环节的生  

产效率系数和固定学习成本分别为  

 

同时假定在不同的区域这些生产环节的生产  

效率系数不同表现为区域在制造组装环节上具有较低的生产效率 而在品牌营销环节上具有较  

高的生产效率即  

据此可得  

 

式可知区域在制造组装环节上具有外生比较优势 区域  

由于制造组装环节属于低端生产环节而品牌营销环节属于高端生产环节所以假定  

制造组装环节的固定学习成本低于品牌营销环节 即  

在品牌营销环节上具有外  

生比较优势  

变量  

 

分别代表经济主体用在  

制造组装环节  

约束如下  

制造组装环节和品牌营销环节上的劳动份额 即专业化水平假定经济主体的禀赋  

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如下  

其中  

 

分别表示制造产品  

制造产品  

和品牌服务  

的价格  

用柯布  

道格拉斯型  

效用函数来刻画经济主体的效用  

式确保了经济主体的多样化消费偏好  

为了简便又不失一般性假定经济主体对  消  

消费者不是自己提供品牌服务就需要  

从市场购买品牌服务那么这种市场交易过程必然形成交易成本 用  

 

费品具有相同的偏好即  

如果非自给自足的生产者  

表示品牌商  

降低交易成本与促进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一样 都是厂商争取更大市场 实现更多利润的手段  

   


 

   

消费者向其他区域的生产者  

产生的单位交易成本则  

消费者包括制造产品  

或制造产品  

的生产者出售品牌服务时所  

为这一交易过程的交易效率  

因此品牌服务的买方实际所得到的品牌  

服务为  

同理用  

者向其他生产者  

因此制造产品  

表示生产者  

消费者包括制造产品  

或制造产品  

的生产  

消费者出售产品  

 

所产生的单位交易成本则  

为这一交易过程的交易效  

或 显然同种交易在区  

 

或制造产品  

的买方实际所得到的交易量为  

域内和区域间的交易效率是不同的 假定由于空间距离的原因区域内交易的交易效率高于区域间  

的同种交易令同种交易在区域内和区域间的交易效率  

分别为  

 

则有  

模型推导  

对于每个经济主体来说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他们既可以自我供给制造产品  

服务也可以从市场上购买据此本文总结出可供经济主体选择的  种决策第  

 

以及品牌  

种决策为自给自  

足决策表达为  

表达为  

即经济主体既生产  

种决策表达为  

产品也生产产品且生产仅为自己消费第种决策  

 

 

种决策表达为  第种决策表达为  第  

种决策表达为  

杨小凯证明  

如果经济主体不按照外生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分工 那么进行分工所形成的  

因此在经济主体按照外生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分工的前提下 基于上  

种决策本文根据文定理选择以下几种分工结构展开讨论  

自给自足在结构中每个经济主体都自给最终产品  

分工结构不是一般均衡结构  

面的  

结构  

由于品牌服务的作用在  

于降低产品  

在市场交易中所形成的交易成本所以在不存在市场交易的自给自足经济中 品牌  

服务也就不必存在  

由此可得两个区域中每个经济主体的决策问题为  

解这个最优化问题可得经济主体的效用水平  

结构  

区域内部分分工结构  

在结构  

中两个区域内部都出现了部分分工都存在两类  

经济主体一类为选择模式  

的经济主体另一类为选择模式  

的经济主体  

先考虑区域  

 

情况  

可据经济主体的决策问题分别求出模式  

和模式 中经济主体的间接效用函数  

再利用效用均等条件  

可求得经济主体的均衡效用水平  

在分式表示的决策中 分子第一个字母表示经济主体生产该产品一部分自己消费其他用于出售如果有  

第二个字母则其表示经济主体自给自足该产品 分母中的字母表示经济主体从市场中购买该产品  

如第  

种决策为经济主体生产产品一部分自己消费其他用于出售为了消费产品买入     并自己提供品  

牌服务  

文定理最优决策不会卖一种以上的产品 不会同时卖和买同种产品 不会买和生产同种产品  

具体决策问题是根据模型设定的相关式子而得到的  

下面每种分工结构的具体决策问题都是这样得到的  

不再赘述  

基于此为了简化文章内容 本文将不再给出下面每种分工结构中的具体决策问题  

   


 

   

根据在区域  

中求解均衡效用水平的方法可求出区域  

中经济主体的均衡效用水平  

结构  

区域间部分分工结构  

结构  

有两个组合一个组合为区域  

中的经济主体选择模  

 

而区域  

中的经济主体选择模式  

另一个组合为区域  

中的经济主体选择模式  

 

区域  

 

中的经济主体选择模式  

由于这两个组合是对称的所以本文只是考虑前者先来分析区  

的情况  

对于模式  

而言可据经济主体的决策问题求出以下变量 产品的需求量 产品  

的供给量和自给量品牌服务的自给量在生产  

用函数  

和时所达到的专业化水平经济主体的间接效  

再来分析区域  

的情况对于模式  

而言同样可据经济主体的决策问题求出以下变量  

 

品的需求量  

产品的供给量和自给量品牌服务的自给量在生产  

和时所达到的专业化水平  

经济主体的间接效用函数  

把上述对应均衡解代入市场出清条件并利用  

水平  

可求得两个区域经济主体的均衡效用  

结构  

完全分工  

完全分工包括一个区域内部的完全分工和区域之间的完全分工两种情  

 

由于第一种情况不能反映生产的空间分离 且其相对单个区域来说实质是自给自足的 所以为  

了简便但不失一般性这里仅仅分析区域之间完全分工的情况  

现了充分的专业化此时区域中的所有经济主体都选择模式  

在结构  

中所有的经济主体都实  

区域中一类经济主体选择模  

 

另一类经济主体选择模式  

像结构  

和结构  

一样先求出每种模式中经济主体的间接  

效用函数  

然后利用市场出清条件和同个区域的效用均等条件来求出结构  

中两个区域经济主体  

的均衡效用水平  

已知  

则可求得  

所以结构  

不可能为一般均衡结构  

如果结构  

 

在均衡中出现它们必须分别满足以下条件  

   


 

   

把上文对应的均衡解代入各个不等式并求解联立不等式组  

得到如表  

所示的三个一般  

均衡结构  

其中  

 

内生分工的一般均衡结构  

结构  

结构  

结构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三制造组装环节与品牌营销环节的空间分离机理分析与现实观察  

制造组装环节与品牌营销环节空间分离的动力机制与实现条件  

首先分析制造组装环节与品牌营销环节空间分离的动力机制  

由于结构中  

出现了制造组装  

环节与品牌营销环节的空间分离所以本文将重点研究结构  

以探索制造组装环节与品牌营销环  

节空间分离的动力机制  

在结构  

中区域  

中的所有经济主体都选择模式  

区域  

中一类经  

济主体选择模式  

另一类经济主体选择模式  

已知区域  

在制造组装环节上具有外生比较  

优势区域在品牌营销环节上具有外生比较优势 这表明经济主体在空间分工过程中尽量发挥两  

在这种情况下各个价值链环节可以在所有区域中选择最有效率的区域  

由此可见经济主体在制造组装环节与品牌营销环节空间分离以后  

个区域的外生比较优势  

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  

将按照比较优势原则把各个生产环节分布在相应的区域  

使得各个生产环节充分利用相应区域的  

外生比较优势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整条价值链的生产效率  

得以下推论  

于是可  

推论  

发挥各个区域的外生比较优势最大限度地提高整条价值链的生产效率是促进制造组  

装环节与品牌营销环节空间分离的重要动力  

推论  

突出比较优势对产品内分工的促进作用 其经济学含义在于制造组装环节和品牌营销  

环节所要求的比较优势不同如制造组装环节需要低成本的劳动力而品牌营销环节需要高素质的  

劳动力这就要求把它们分离开来散布到空间上不同的区域 以寻找各个生产环节所需的外生比较  

优势  

与此同时每个区域从事自己具有外生比较优势的价值链环节 这显然可以在生产活动中充  

分发挥它们各自的外生比较优势  

在结构  

中区域  

中的所有经济主体都选择模式  

另一类经济主体选择模式  

表明其都专门提供品牌服务 区域  

表明其中的一类经济主体专业化生  

中一类经济主体选择模式  

产制造产品  

另一类经济主体专业化生产制造产品  

由于品牌营销环节和制造组装环节都存在  

固定学习成本所以专业化生产制造产品的经济主体不必支付品牌服务的固定学习成本 同样专  

   


 

   

   


 

   

实现了专业化经济且发挥了区域  

在生产品牌服务方面所具有的外生比较优势  

在这种情况下  

生产品牌服务的经济主体就可以向其他经济主体提供更高质量的品牌服务  

从而显著降低单位市  

场交易成本提高市场交易效率 需要指出的是从结构  

演进到结构  

再演进到结构  

要求交  

易效率提高到一定程度包括制造产品以及品牌服务的区域间交易效率 随着交易效率的提高均  

衡分工结构不断演进品牌服务的生产在此过程中从无到有 且其质量随着分工演进会得到不断提  

高反过来又不断地改善市场交易环境进一步促进市场交易效率的提高 基于此本文可以把这个  

过程称为品牌服务在提高市场交易效率方面的 正反馈效应  

从结构  

中各个经济主体的效用水  

平表达式中可以看出这种正反馈效应可以显著提高各个经济主体的均衡效用水平  从而保证结  

 

中各个经济主体的均衡效用水平在所有结构中为最大 也即形成了一般均衡结构  

因此可得  

推论  

品牌服务在提高市场交易效率方面的正反馈效应对制造组装环节和品牌营销环节空  

间分离的实现起着促进作用  

推论  

的经济学含义为  

随着交易效率提高而出现的产品内分工在促进品牌营销环节得到充  

分发展后品牌服务的积极作用就可以充分体现出来 从而反过来进一步显著提高市场交易效率  

以保证各个经济主体获得最大效用  

参考图  

上述均衡分工结构演进的动力及正反馈效应的循环路径可  

现实观察  

世纪  

年代兴起的产品内分工和制造业外包浪潮已席卷全球 截至 年全球外包市  

万亿美元的庞大规模张莉鲍晓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快速地融入全球价值  

场达到约  

链分工体系鲍晓华和张莉  

结合多种测度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  

年中国制造业  

的外包总水平一直呈现上升趋势以完全消耗指标度量的中国外包水平在  

年达到了  

 

面我们借助加工贸易的发展来考察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具体情况  

中国的加工贸易规模虽然受一些外在冲击的影响而致增速下降乃至为负  

但长期看仍整体保  

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  

其中出口  

 

年中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为  

亿美元占  

的比重高达  

加工贸易占  

亿美元占 的  进口 亿美元占  

 

的比重在  

 

年的峰值更是一度超过了  

这些数据表明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  

体系下的加工生产在中国经济成长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迄今在中国的经济体系中仍占据  

着重要地位显然就纺织鞋帽电子电器制造组装等主要出口行业而言如果在起步阶段不借助国  

外企业在品牌影响力市场营销方面的优势国内加工生产者很难在短时间内如此迅速地  大规模  

地进入并占领国际市场尤其是打入发达国家的市场  

相关数据整理自中国贸易外经统计年鉴  

中国统计年鉴  

和中国统计公报  

   


 

   

中国加工贸易出口大部分时期中的增速较之进口相对更快  

这一过程经过逐渐累积  

表现在  

占比方面即为加工贸易出口与进口之间的差额逐步增大 上述事实表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的  

加工生产环节中所获得的收益比率在逐步提高 这一积极进展广泛缘自中国市场经济制度 基础设  

施等投资硬环境劳动者技能水平和生产制造技术等方面的完善和进步 如今相比于越南印度等  

后进代工国家而言中国俨然已成为更高级的代工者  

但是在上述乐观情况面前中国仍需关注隐忧 一是作为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参与者 即使  

收益比率有所提高较之占据高端环节的链主仍只是赚取了微薄的 血汗钱  

回报与付出高度不匹  

配的状况难有根本改观  

如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在全球价值链条上长期处于低端环节 面对激烈的  

市场竞争只能拼数量竞压价抢出口以致利润率长期难以提高  

年以来纺织行业的利润率  

的平均利润率黄永明等  

仅为  

服装行业则为  

低于同期制造业  

卓越张珉  

生产工厂设在苏州的罗技鼠标每年向美国运送  

美元中国企业仅能从中拿到 美元且工人工资  

电力交通和其他开支全都包括在这 美元里张纪  

民币升值压力的增大代工生产活动高度集聚的中国东部地区的相关比较优势正在逐步丧失  

万个贴着  

标签的鼠标每只在美国的售价约为  

二是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持续攀升和人  

 

年后中国加工贸易占  

的比重显著下降这意味着为国外品牌代工的业务环节正在逐步向  

生产成本更为低廉的国家和地区转移  

三是中国许多加工组装企业仅仅依靠国外品牌而忽视国内  

价值链分工的分工形式具有较强的脆弱性 容易受到国际环境冲击  

 

年金融危机爆发后  

国内许多代工企业由于国外订单削减和国际贸易摩擦而蒙受巨大损失  

面对上述压力中国亟需依据变化了的比较优势格局来制定应对策略 这也正是与亚洲四小  

龙等成功实现了经济转型升级的国家和地区一样 所必需经历的一个过程和考验  

长期以来代工生产活动集中的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区域面临土地供给趋紧劳动力成本上升环  

境问题恶化等现实因素的制约客观上要求其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升级产业结构  

值链方面便是要提升自身所处环节向价值链主导者的位置攀登否则这些经济重心区域将不得  

不面临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进而对全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程中的经验和技术积累中国在部分领域业已具备提升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条件 海尔联  

我们应看到  

这反映在价  

伴随长期发展过  

想等品牌的成功正在多个领域得以复制  

相关实证研究也表明中国分工地位不断提高的趋势是非  

常明显的  

唐海燕张会清  由此可见复制亚洲四小龙的成功  

升级转型对于中国而言并不乏现实基础  

作为幅员辽阔区域间发展梯度差异明显比较优势分  

散多样的大国中国需根据区域特点协调掌控价值链各个环节的空间分布 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整条  

价值链的竞争优势  

四模型衍生的区域政策含义  

结合上述理论模型和对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现实观察  

本文接下来将就中国如何提升  

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实现各价值链环节在空间上的协调统一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发挥区域外生比较优势充分利用区域专业化经济强化高低端环节空间分离的动力  

两个主要动力表明在全球价值链下单个区域这里的区域也包括城市难以发挥作用整  

条价值链的有效运作要求参与全球价值链中的各个区域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背景下城市层面竞争的基本单元是依托价值链分工所形成的城市网络  

单个城市的竞争已失去意义  

违背自身比较优势的目标  

然而在现实中中国不少城市盲目追求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等  

这显然不利于各个区域的城市之间根据自身外生比较优势来协调地进  

行价值链分工  

依据这两个主要动力的形成形式中国城市应改变追求高大全的思维按照外生比  

较优势的原则进行价值链分工形成统一的依托价值链的城市分工网络 通过发挥各个城市的外生  

   


 

   

比较优势和专业化经济来强化整个城市网络的竞争优势 进而提升各个城市自身的经济收益  

虽然在全国范围内促进城市之间形成价值链分工可以强化整个城市网络的竞争优势 但是  

现实中却总是存在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地方政府之间的恶性竞争现象非常突出 这说明中国区域  

之间进行价值链分工的动力不够理想 根据本文模型所推出的两个主要动力中国应该在以下两方  

面来推进城市之间形成价值链分工一方面进一步有区别地加强各个城市的外生比较优势 例如  

对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城市要进一步完善市场运行机制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减免过重的企业  

税负等强化有利于制造组装环节发展的外生比较优势 对于东部地区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 要进  

一步完善对本土品牌培育和支持的相关政策等 强化有利于品牌营销环节发展的外生比较优势 另  

一方面有区别地降低各个城市在生产环节上付出的固定学习成本 例如对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  

的城市可以直接承接发达地区转移过来的制造组装环节生产线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 并获得和吸  

收其中的生产经验降低本区域从事制造组装方面的固定学习成本 对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  

高的城市重点培养和引进具有国际营销能力与经验的人才 降低本区域从事品牌营销方面活动的  

固定学习成本支持有相应条件的企业由代工环节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同时要考虑到在参与全球  

价值链的发展中国家企业或网络欲实现由低附加值环节向高附加值环节攀升时  

往往会遇到发达  

国家的国际大购买商和跨国公司的双重阻击 进而被限制于低附加值微利化的价值链低端生产制  

造环节无法完成产业链升级      刘志彪张杰  由此出台并有效贯  

彻国家层面的战略性产业政策帮扶本土企业突破国际大购买商和跨国公司的封锁围剿 便显得尤  

张纪  

为迫切  

韩国和中国台湾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提高区域间交易效率以形成高低端环节协调发展的区域间价值链分工体系  

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  

制造组装环节和品牌营销环节空间分离的实现条件是制造产品以及品  

牌服务的区域间交易效率要提高到一定的临界值  

在现实中向高端生产环节攀升的呼声非常高  

然而在全球价值链中每个生产环节都是相互依存的 试想如果没有从事低端生产环节的企业  

而且虽然从事高端生产环节的企业可获取高额利润 但  

这些企业所走过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当今日本能在全球市场上扮演主宰地位的产业 通  

家以上的本国企业相互厮杀波特  因此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所谓的向高端生产  

环节攀升的产业升级实际上通过大规模地创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品牌来实现中国经济整  

体的产业升级目前这个阶段还没有真正地全面到来刘志彪   可以预见的是低端生产环节  

仅仅从事高端生产环节的企业能存在吗  

常都有  

在中国还会继续存在基于此中国在重视向高端生产环节攀升的同时也要重视低端生产环节的发  

展并促进这两种生产环节的协调发展 这就要求中国各个区域之间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 例如  

上海具有一定实力的城市就可以向高端生产环节攀升  

而中西部一些发展落后的城市仍然需要根  

据自己的比较优势从事一些中低端的生产环节  

如此这些城市就可以通过价值链分工形成统一的  

城市网络通过提高整条价值链的竞争优势来获得共同发展 而区域之间形成价值链分工需要他  

们之间的交易效率充分提高  

为了提高区域间的交易效率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将各个区域作为整体来统一制定交通规划 构建协调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 促进区域间交  

通基础设施网络的有机对接形成区域交通的一体化 此外还需努力降低交通物流成本一是要通  

过招投标制度透明化改革降低居高不下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本 进而降低由成本向消费的价格  

转嫁二是要取缔不合理的交通设施使用收费项目 尤其是要取缔高速公路逾期超标收费打通淤  

塞的交通动脉  

促进各个区域在信息化方面的合作 打造互动交流的信息化平台形成区域间的信息一体  

化此外还要继续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信息领域的技术进步推动实现信息领域的充分市  

 

月世界银行发表的报告东亚的奇迹经济增长和政府政策突出强调了东亚国家的政府产业政  

策对于实现经济起飞和赶超的重要作用  

   


 

   

场竞争以降低信息通讯成本提高信息服务质量目前受行业垄断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在这方面的  

努力还远远不够亟待加强  

中央政府应致力于消除各级区域政府的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行为 进一步推进市场化建设  

真正形成全国各区域间的市场一体化 各行政区域对外市场开放对内市场保护是中国改革开放  

以来的一个醒目的奇特现象这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各区域政府间的增长竞争 因此应从制度上改  

变以往片面地以  

为纲的评价标准在政治考核中将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  

体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培育国内品牌提升市场营销能力以发挥正反馈效应对价值链空间分工的促进作用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品牌服务在提高市场交易效率方面的正反馈效应  

该结论蕴含着非常重要的政策含义在全球价值链中  

对制造组装环节和品  

牌营销环节空间分离的实现起着促进作用  

我们要充分利用品牌服务的这种正反馈效应以尽量提高区域间的市场交易效率从而促进区域  

间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事实上中国沿海地区有许多加工工厂都是通过具有强大营销能力的国  

际大买家把产品销往国际市场的  

因此通过培育国内的服务品牌提升自主营销能力来提高区域  

间的市场交易效率从而促进区域间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 具有重大意义  

品牌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政策措施  

而要培育这样的服务  

深化服务业特别是高端服务业的改革促进服务业沿着市场化方向健康发展  

的是要开放市场准入消除服务部门的行政性垄断和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歧视性准入限制 通过鼓励  

年先后两次颁布非公经济  但  

现实执行过程中仍很难落到实处因此还需出台具体可操作的相关执行方案  

当前最迫切  

有序竞争来提高服务业的整体水平  

虽然中国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击品牌领域的盗用侵权行为 以保证品牌服务能够获得相应的价值  

收益从而激励企业致力于自身的品牌建设 这除了要进一步在国内加强品牌保护的力度外 还应  

将保护范围扩大到行销国际市场的自主品牌  

关注和积极应对  

对国外企业抢注国内知名品牌商标等行为予以密切  

鼓励本土企业在客观评估风险收益的基础上收购国外既有知名品牌 以降低自主品牌培育  

的成本和时间投入更快地消化吸收国外品牌运营管理的技术与经验 尤其是在当前金融危机尚未  

褪去发达国家诸多产业内部出现冲击性调整的契机下 本土企业可利用较为丰裕的外汇资金以相  

对低廉的成本展开趁火打劫式的品牌收购变以往的借船出海为买船出海  

政府层面也应加  

强对本土企业收购国际品牌的支持而不是将大部分资金过度地投资于国外矿产 基础设施等缺乏  

后续价值创造的领域  

充分利用我国幅员广阔市场潜力大的特有优势助推民族产业迈向品牌营销的高端环节  

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情况不同 中国的幅员广阔区域间发展梯度差异明显比较优势分  

全球最大的  

连接速度最快的国家或地区是韩国 中国香港日本分居二三名而中国大陆仅排在第  

的慢速互联网用户比例 的比较中中国大陆的表现仅优于印度 排在全球第二慢另有  

网数据中心发布的 中国宽带用户调查指出中国大陆网民实际每月为   宽带的支出是越南的  

倍韩国的 倍中国香港的  

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  

国是一元化的国家  

的是经营障碍而不是文化或政治差异 中国市场太像欧洲  

例如截至  年底三大石油公司投资海外的油田及工程项目总计  

元但亏损项目达到  相应地联想公司在完成对美国  

厂商中保持最快增速 占据全球第二的  

服务商美国  

公司  

 

 

日公布的  

年全球网速数据显示平均网络  

名在网速低于  

互联  

 

美国的  

 

 

 

日关于现代中国的十大迷思肯尼思拉波扎文章总结  

 

统一流通网络销售渠道零售和采购标准等挑战仍然极大使中国经济四分五裂  

个投资金额累计高达  

等品牌的一系列  

市场份额并且离第一名只差  

亿美  

 

和德国  

收购之后连续  

个百分点  

个季度在  

   


 

   

散多样这使得很多就其他国家而言需要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的价值链体系 在中国一国的范围内就  

基本可以全面地组织起来或者可以涵盖各个环节的主要内容 但是长期以来中国的区域竞争使  

得经济发展表现出一种对外市场开放对内市场分割的囚徒困境式特征陆铭陈钊  

除了  

前文提到的产品销售方面的区域壁垒外 在生产方面各区域间尤其是比较优势互补的沿海和内  

陆区域间基于价值链的国内区域合作上的深度和广度甚至也不如各自与境外区域合作的水平 显  

然在比较优势互补的前提下文化制度等方面的同质性和距离上的接近 使得国内区域合作要较  

之国际区域合作在交易效率提升方面更具优势 更为重要的是自主品牌建设一般都遵循先在国内  

树立品牌信誉开拓并扩大市场规模然后再逐步建设成为国际性品牌的道路 国内市场分割无异  

于平白放弃了这一天然的市场规模优势从而掣肘了自主品牌的建设 对此一个必然的政策方向  

便是要打破这一区域分割的现状这在前文的建议中已有提及我们这里主要从品牌建设的角度提  

出以下几点建议  

积极引导国内区域间基于各自比较优势的价值链生产合作 尤其是要加强具有一定品牌营  

销基础的东部发达地区与劳动力自然资源丰富的中西部地区的合作将原本需要诉诸境外的部分  

价值链环节内化到境内  

从而在降低由区域分工所引致的交易成本的基础上  

加速推进专业化经  

济将发达地区的资源更多地引向品牌建设环节  

应将国内基础较好业已具有或可能形成国际竞争优势的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 为其在  

国内各个区域的销售提供便利和必要的保护 以帮助其充分利用国内市场规模的优势 扩大产品销  

售范围和知名度进而在利用国内市场已建立起的国内声誉基础上 稳步实现向国际进军这事实  

上也即利用庞大的国内市场作为本土企业获取未来世界市场的孵化器  

品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最终需要通过高质量的物质产品和服务来体现 目前国内商  

品和服务的质量标准大多较低如食品安全标准汽车环保标准等相应地本土企业在面向国内经  

营时往往为节约成本而只期满足最低质量标准 长期在这种经营环境中成长的本土企业在面对更  

为苛刻的国际质量标准时将很难实现由国内品牌到国际品牌的跨越式转变 因此对于本土知名  

品牌应另按国际质量标准予以考核并由权威部门定期公布考核结果 籍此督促和激励本土企业  

致力于提高产品质量为本土品牌成功地实现国际化打下最为根本的质量基础  

参考文献  

   


 

   

卢锋  

产品内分工  

经济学季刊  

唐海燕张会清  

曾铮王鹏  

李海舰聂辉华  

一体化外包与经济演进超边际  

产品内国际分工与发展中国家的价值链提升  

经济研究  

产品内分工理论与价值链理论的渗透与耦合  

财贸经济  

全球化时代的企业运营  

从脑体合一走向脑体分离  

新兴古典一般均衡分析  

中国工业经济  

庞春  

经济研究  

杨小凯  

经济学原理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为什么交易服务中间商存在 内生分工的一般均衡分析 经济学季刊  

杨小凯  

发展经济学  

庞春  

荆林波  

质疑外包服务降低成本及引起失业的假说  

以信息技术外包服务为例  

经济研究  

张莉鲍晓华外包量化方法的新进展 文献述评  

财贸经济  

鲍晓华张莉  

中国制造业外包水平的测度  

统计研究  

黄永明何伟聂鸣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的升级路径选择  

中国工业经济  

卓越张氓全球价值链中的收益分配与悲惨增长  

基于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分析  

中国工业经济  

张纪  

产品内国际分工中的收益分配  

基于笔记本电脑商品链的分析  

中国工业经济  

基于  

刘志彪张杰全球代工体系下发展中国家俘获型网络的形成突破与对策  

中国工业经济  

 

的比较视角  

迈克尔波特  

竞争论  

刘宁高登第李明轩译北京中信出版社  

刘志彪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升级的路径与品牌战略  

财经问题研究  

陆铭陈钊  

分割市场的经济增长  

为什么经济开放可能加剧地方保护  

经济研究  

责任编辑高粮  

   


上一条:李建军、孙慧:全球价值链分工、制度质量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研究


下一条:邱红、林汉川:全球价值链_企业能力与转型升级_基于我国珠三角地区纺织企业的研究 经济管理2014

外交部政策研究重点合作单位 “一带一路”智库联盟理事单位 中国-东盟思想库网络广东基地  广东省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